金农网农业百科:
一、品种选择。应选择较耐寒、耐弱光、适应性强、抗病、丰产、早熟的辣椒品种,如湘研11号、新丰1号、2号等。 二、播种育苗。⑴播种时间:采用塑料大棚冷床播种育苗,播种期应安排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前应搭好简易塑料大棚,苗床可选择背风向阳的菜园地。⑵播种:播前7-8天浸种催芽。苗床要整细整平,施足基肥,浇足底水,然后加盖一薄层培养土,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12克。播后洒一层湿润的培养土,随即在床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同时用小拱棚覆盖,以保温保湿。为控制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生,可在播种前后各撒一层药土,常用农药有敌克松、代森锌等。药与土的比例为1:100。⑶苗期管理:齐苗后要扒开薄膜炼苗。在苗期要分苗1-2次,苗距为9-10厘米。若用营养钵分苗更佳。分苗活棵后,浇1次腐熟的稀粪水或叶面追肥。另外,要中耕保墒。到12月上旬气温逐渐下降时,再盖上大棚,用大棚加小棚双层薄膜防寒过冬。当气温在0℃以下,小拱棚要覆盖草帘。定植前7-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并追出嫁肥。 三、定植。石牌镇采用塑料大棚加地膜覆盖技术,把定植时间提早到2月下旬至3月初。每亩大田施人畜粪2500-3000千克,过磷酸钙40-50千克,钾肥10-15千克,肥料以埋入土中为好。定植时每厢栽2行,株行距为33厘米,单株栽培,可带土定植。定植时苗龄叶片已达10-15片,现大花蕾。 四、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初期,棚内温度应维持30-33℃,以加快缓苗,后期可降至25-30℃。当棚内温度超过30℃,应揭膜通风,至5月中旬可撤除棚膜。定植4-5天后浇1次缓苗水,花蕾期要勤施肥勤浇水,切忌氮肥过多;否则,有花无果。盛花期10天结合浇水追肥1次。在花期喷1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PCPA),可起到保花促果的作用。进入盛果期,要及时除去第1层果下部的老、病、黄叶。病害主要是疫病、病毒病等,可分别用25%甲霜灵600倍液和1.5%病毒灵1000倍液防治。 五、采收。我地在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以采收青椒为主。
以上信息由伍灿娇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春季是冬小麦进行返青、拔节等生长的重要季节,也是麦苗发黄发生较多的时期。为了方便调查小麦发黄的原因,笔者将其进行了总结。 1、药害。小麦药害又分为多种情况,主要有两种。 (1)拌种药的浓度过大。会使根尖受伤、膨大,造成黄苗。问题较轻时,次生根长出后,麦苗就会由黄转绿,可以不处理。问题严重时,应浇水补救,然后松土。 (2)除草剂危害。如果选择的除草剂品种不适、施用浓度不当都会造成药害。如果玉米田超量施用“秀去津”成分的除草剂,会导致下茬小麦受害,表现为出苗不整齐,叶发黄,年后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分蘖少,造成减产。 2、冻害。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以后,如果遇到寒潮降温,很容易就会发生冻害。受害叶片突然间发黄,且均匀;或者是叶片的部分被冻死,似开水烫过,以后逐渐枯黄。发育越早的小麦越容易受冻,造成减产。预防措施: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以防旺长降低抗寒性,三月上中旬以促为主,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3、播种过深。由于播种过深,造成地下茎过长,种子出土消耗种子养分过多,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苗瘦弱。对这类幼苗可扒掉部分覆土,使分蘖节盖土厚度变浅;再结合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侧根发育,使苗转壮。 4、整地粗糙。整地粗糙造成土壤中大块土块较多、地壤过松,容易导致幼苗根系下扎不好,幼苗生长缓慢、缩心、黄叶、苗弱。对这类幼苗应及早压碎覆土,浇水细锄。 5、播量过大。对播种较早、播量过大的麦田,常常出现幼苗生长过旺,造成营养缺乏、发育不良而发黄,并且分蘖较少。可一方面进行压土,使生长变慢而长得粗壮;另一方面要深耕断根,利于壮苗生长。 6、土壤粘重。土壤过于黏重,质地不良,通透性不好,水分过多,使根系缺氧,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初生根呈褐色,分蘖力弱,苗瘦小,叶尖黄化或呈淡褐色。对这类麦苗田,要开深沟排渍,中耕松土,促进通气,提高地温,促根发育。 7、干旱。由于天气干旱或土壤缺乏水分,麦苗吸水困难致使生长缓慢,叶色灰绿,基部叶片变黄,心叶迟迟不长,次生根少,分蘖困难。对这类麦苗应及时浇水施肥,促进麦苗生长正常,苗壮蘖多。 8、盐害。盐害导致麦苗瘦小矮挺,分蘖很少,叶片狭窄,叶色黄绿,叶梢呈紫红色,基部黄叶多。对这类麦苗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灌水洗盐或开沟排盐,降低土壤含盐量。 9、病虫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病毒病、麦红蜘蛛、蝼蛄、金针虫、蚜虫等危害均能导致麦苗发黄变弱,。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苗壮。这些病虫害在小麦苗期的表现主要有: (1)纹枯病: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 防治:预防小麦纹枯病要做到适期晚播,合理密植,避免密度过大,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重点抓好种子药剂拌种,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20 毫升加水100-200毫升;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100克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克对水60-75公斤喷雾。 (2)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小麦幼苗发病,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显著矮化,叶色变浅,底部叶片发黄,分蘖减少,次生根变为黑色,植株枯死。 防治: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可在播种前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02%-0.03%拌种。增施磷肥能减轻病害。 (3)根腐病: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还会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小麦幼芽受害后变褐枯死,严重时不能出土;幼苗受害,轻者芽鞘上产生条形或不规则形褐斑,重者幼苗变褐腐烂,称为苗腐。 防治: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或50%福美双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药剂防治。重病年及时喷药保护第一次在小麦扬花期第二次在小麦乳熟初期药剂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4)病毒病:蚜虫是此病的重要传播者之一,典型症状是新叶从叶尖开始发黄,呈金黄色到鲜黄色,植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分蘖少,根系入土浅,易拔起。 防治:①治蚜防病。及时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拌种,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 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②加强栽培管理适期迟播:增施基肥、早追肥等,对减轻病害都有一定作用。 (5)麦红蜘蛛:成虫和幼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叶片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合并成斑块,叶片发黄,受害严重时,使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用20%钾氰菊脂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喷雾防治。 (6)蝼蛄、金针虫等:主要是咬食麦苗根茎,使叶片发黄,严重时直接咬断根茎部造成断苗。 防治方法:用毒饵诱杀,或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7)蚜虫:多集中在叶片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危害,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 防治方法:在生长期间使用40%乐果、40%氧乐果、1.8%阿维菌素乳油等叶面喷雾。 10、肥害。由于有机肥没有腐熟,或种肥施用过多,或施肥方法不当,种子、幼苗接触到这些肥料以后,易被烧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根尖发锈或根尖膨大呈鸡爪根;新生根出生不久便停止生长,变得短粗、无根毛;有的在根的某一部位出现铁锈色甚至烂皮,严重时危及根茎和分蘖节,造成死苗。肥烧苗可用浇水补救,每天浇1次,连浇几天。 11、脱肥。土质较差,未施或少施种肥可致土壤严重缺氮、缺磷,使麦苗瘦弱变黄。缺氮的麦苗叶窄、色淡、分蘖少,应及时追施氮肥,并注意氮、磷配合施用,促进根系发育,促弱转壮。缺磷的麦苗生长缓慢,苗小叶黄,叶尖呈紫色,根系不发达,植株生长缓慢,应及时施磷肥。
联系地市: 微信号:1707000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