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雏方式 种用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一般采用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
(2)育雏前的准备 在雏鸭入鸭舍之前,首先应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安置好各种饲养和饮水设备,同时,在育雏前要对育雏室进行检修,并对育雏室和育雏用具如饮水器、食槽等做好消毒工作;雏鸭进育雏室前2天,要调好育雏室和育雏器的温度,若地面平养则地上铺上干净的厚度5厘米左右垫料。
(3)育雏条件控制
温度:雏鸭在入舍的最初几天必须进行加热保温。加热的程度和时间要考虑鸭舍和周围的气温,根据气温条件,提早在雏鸭到达之前开始升温,使育雏区内温度达到要求。一般要求育雏环境温度在24~25℃。育雏器下温度:1~4日龄35~33℃,4~8日龄33~30℃,8~12日龄31~30℃,12~16日龄 30~27℃,16~18日龄27~25℃。温度是否适宜,除根据温度计外,还要根据雏鸭的活动情况而定。加热方式有红外线灯加热、伞形保姆器加热、电热管加热、烟道或火炕室温加热。在特别热的天气里,不要让鸭子早期过热。夏、秋两季白昼温度在27℃以上时不加热,除此之外,温度偏低时和夜间需加热。
密度:1~7日龄鸭应生活在育雏围栏内,以便雏鸭饮水、吃料。育雏栏高0.5~0.7米,直径4米,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围栏,直到第七天时撤出育雏栏。1周龄至少25只/米2。雏鸭,2周龄10只/米2。,3周龄5只/米2。,4周龄2只/米2。
光照:第一周采用24小时的光照,便于雏鸭熟悉周围环境和采食、饮水,1周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至18天的13小时光照,19天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至少为10勒克斯。如果用白炽灯,则每平方米应有5瓦的强度。该光照程序适合于密闭式的育雏舍和开放式的后备鸭舍。方法同肉用仔鸭。
分群:按育种公司的比例1~2套/群,一般1套鸭数量为140只(30只公+110只母),公母混养或分开饲养。
饮水:雏鸭入舍后,应尽快让其饮水,保证24小时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育雏圈内用自动饮水器给鸭子供水。前3天,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应激的药物,减少应激反应。注意饮水器不要将鸭舍溅湿,可把围栏撤走,将饮水器逐渐移到鸭舍一边,如果舍内有排水暗沟,则饮水器移至暗沟上面。
饲喂:坚持先喂水后喂料、无水不喂料的饲养原则。大型肉鸭生长速度快,种鸭育雏期的饲喂不能等同于商品代肉鸭,育雏期应适当控制采食量,达到控制种鸭体重的目的。1~3天采用种小鸭破碎料,以后改为种小鸭颗粒料,直径为2~3毫米。第一周内白天、晚上自由采食;第二周内白天自由采食;第三周内每天喂料2 次,早、晚各1次。各种鸭的具体喂料量可参考其喂料标准。
称重:28日龄早上空腹称重,每群按公、母鸭比例10%称重。若一群少于140只鸭,则公鸭要按50%以上比例称重。种雏鸭以育雏结束,要求体重与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
育雏期种鸭的选择:种鸭育雏期的选择包括种雏鸭和育雏期末的选择。初生雏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以及群体的整齐度。只有健雏才能留做种鸭。健雏的选留标准为:大小均匀,体重符合品种要求,绒毛整齐,富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眼大有神,行动灵活,抓在手中挣扎有力。
种鸭场(公司)在提供配套种鸭时,往往超量提供公鸭,以便在育雏期结束时,即在28日龄根据种鸭的体重指标、外形特征等进行初选。公鸭应选择体重大、体质健壮的个体,母鸭则要求选择体重中等大小、生长发育良好的个体留种。初选后,公、母鸭的配种比例为1公:4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