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区为了发展肉羊生产,先后从南非、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引进了肉用波尔山羊品种,进行了纯繁和杂交改良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山羊饲养水平的提高。但是,波尔山羊引入我国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产生了较多的盲点和误区。一些企业和种羊场利用农民致富心切的心理,人为炒种,在出售种羊时无等级,无标准,随意定价。个别炒种者则将杂交一代、二代、三代羊冒充纯种羊出售给农民,影响了纯种波尔山羊的推广应用。为了追求杂交后代的头部棕色,耳部下垂的特征,多数养羊户采用单一的级进杂交的方法,甚至不惜采用火局油等不法手段坑害群众。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波尔山羊进行科学、合理的品种资源利用,走出波尔山羊改良的误区。
一、正确认识波尔山羊的优点和缺陷
波尔山羊作为世界上优秀的肉用山羊品种具有体格大,生长快,屠宰率高的优点,是我国大部分山羊品种所不能比拟的。但波尔山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除毛色、耳型遗传不稳定外,最大的缺陷是繁殖性能较差,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晚,发情季节性强,表现不明显。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所饲养的1500多万只黄淮白山羊一年四季发情,发情时鸣叫,摇尾,不安,3月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且产羔率高达240%;公羊性欲旺盛,一只公羊每天可配种3-4只母羊。而波尔山羊性成熟年龄在5、6月龄,发情70%以上集中在秋季,发情时不鸣叫,仅有摇尾,阴道流粘液,产羔率一般不超过200%;公羊性欲较差,一只公羊每天仅可配种1-2只母羊。据笔者观察,波尔山羊杂交一代羊70%左右,发情时不鸣叫,杂交二代羊90%左右发情不鸣叫,这对于广大农区绝大多数农户分散饲养的羊群是一个极其致命的潜在危机。从生长速度来看,纯种波尔山羊初生重较大,但前期生长缓慢,6月龄以后才相对较快,对于羔羊育肥是极其不利的。
二、采用科学的利用手段
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来看,由于纯种公、母羊价格昂贵,多数羊场和农户则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借以获取廉价的种羊,对于实现波尔山羊国产化和加快波尔山羊的推广速度是必要的,但由于多数仅仅注重毛色和耳型的遗传表现,而忽视了增重速度和产肉性能这两个关键指标,应当说是极不科学的。实践证明,利用波尔山羊作为父本,地方山羊作为母本,所生产的杂交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方面绝大多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利用级进杂交方法所生产的高代杂交羊生产性能均低于杂交一代,其抗病力和抗逆性亦明显变差。对此,科学的方法应该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培育适合当地环境的肉用山羊新品系,并以经济杂交为主,以获取最多的羊肉产量和最佳的经济效益。新品种培育应由科研单位和规模羊场来承担,多数农户则应以经济杂交为主,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羊。如果盲目杂交,将会事与愿违,使杂交改良工作误入歧途,畸型发展。
三、波尔山羊北移以防冻死、饿死或生长发育不良
波尔山羊公认的原产地为南非,原产区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属于干旱亚热带气候,我国黄河以南大部分省区均引入了波尔山羊,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而我国北方省区由于冬季寒冷,冬季牧草缺乏,部分地区饲养条件较差。波尔山羊属于肉用山羊品种,对饲草和饲料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寒冷地区和饲养条件较差的地区引种时应慎之又慎,以防冻死、饿死或生长发育不良。
四、加强对地方品种的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山羊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几年来,劳动人民经过辛勤劳动和精心选择,培育出了近40个品质优良而又各具特色的山羊品种,例如辽宁绒山羊、崂山奶山羊、南江黄羊、黄淮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马头山羊均是较好的品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长江三角洲是世界上着名的笔料毛生产基地,黄淮山羊所生产的“汉口路”板皮是正面服装革的重要原料。因此,波尔山羊仅适宜改良部分以产肉为主且生长性能较差的品种,不能无目的盲目杂交,让祖先留下的宝贵资源在我们手中葬送。开展杂交改良以前,应先将地方品种划定保护区,建立核心群,经过反复论证方可实施。
五、强化对种公羊的管理。
由于媒体的宣传作用,很多养羊户误认为头部为棕色,耳部大而下垂的就是波尔山羊,而忽视了波尔山羊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肌肉发达的主要标志,导致大部分杂交后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扰乱了种畜市场,侵害了农民利益。因此,各地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种畜禽管理条例》和农业部颁发的《种畜禽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搞好种公羊登记工作,对品质优良的种公羊发给“种畜禽经营许可证”,让广大群众进行识别。对纯种波尔山羊也要进行定等、定级和合理定价,对遗传表现较差的种羊坚决予以淘汰,以保证波尔山羊改良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