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商情
入网

陕西养活羊场

2017/09/14 13:33:24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陕西养活羊场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12日电(王陆斌  王国平)9月11日,笔者从新疆博湖县重点项目督查办了解到:巴州发改委、畜牧兽医局下发《关于下达巴州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其中博湖县3家肉羊养殖合作社获中央预算内资金150万元支持。陕西养活羊场据了解,近年来,市场牛羊肉价格持续走好,博湖县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肉羊养殖项目,对合作社组织规范、发展意愿强烈、基础条件好的合作社予以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此次受支持的3个项目分别为:灵峰家庭农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如意养殖场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库木布拉克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每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0万元,地方投资50万元,主要建设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以及饲草料地建设、防疫、质量安全及生产设施改造等。?王广哲介绍:“截至目前,三个肉羊养殖项目都在抓紧建设中,计划年内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每个养殖场肉羊年出栏可达到1000只以上,对合作社农民增收致富发挥积极的作用。”(完)

      

以上信息由袁丽丽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方式

人:
王经理(女)
联系电话:
13455443538
手机号码:
13455443538
在线咨询:
邮政编码:
272400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
山东菏泽

金农网农业百科


     随着我国刺参池塘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自2003年以来,部分海参养殖区,相继出现了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经专家确定为刺参腐皮综合症)。特别是今年入春以来,该病呈暴发趋势,几乎波及所有刺参养殖区域,发生了大规模死亡现象,并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

 笔者根据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海参病害暴发和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不重视清淤或清淤不彻底,导致水质恶化。有很多刺参养殖池养殖多年不清淤,使池底和礁石上堆积很深的海参粪便。淤泥和杂藻,尤其是池底的低温藻类,经过冬、夏两季开始腐烂变质,从而滋生细菌、霉菌、寄生虫等多种病菌,导致海参发病。有的参池虽进行了清淤,但是,由于采取传统的翻耕日晒的处理方法,根本不能彻底解决池底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那些把池底污泥推至池边、坝坡的做法更是不适宜的。当清淤后,再纳水,这些底泥仍要浸泡于水中,仍会败坏水质,滋生病菌及寄生虫,导致海参发病。二是不重视参池用水的自净及消毒技术。由于受环境污染,在近海的浅海地带,特别是在沿海城镇附近的海口、内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另外,随着海水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也日趋严重,大量自身更换的养殖用水被排出后,往往与污染的沿岸水一起又被抽回养参池中,形成大量的有机物等进入参池,成为各种细菌及寄生虫等良好的养料,促进其大量滋长和繁殖。即便进行大量的水体交换也无济于事,因为外海根本就没有洁净水源来调节养参池水质。而恰恰许多养参户往往只重视表面的池水水质调控,而忽略了底泥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恶果,缺乏渔用水的自净及消毒技术和经验。


根据调查总结,笔者认为要预防池塘养殖海参的病害发生,必须做好海参养殖池塘的清淤和消毒。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改变传统的清淤方法,做到清淤彻底干净不留后患。
海参养殖池与虾养殖池的清淤方法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海参池内设有人工筑礁,这给清淤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困难。有很多参池从建成就从未进行清淤,使池底的污泥及海参粪便层深达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厚,这就会给池水水质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导致氨氮或硫化氢升高,容易造成海参发病。传统的池塘清淤法,是利用冬季采取翻耕日晒风化方法或把池底污物推到池边、坝坡,这种方法处理后,池底由黑变黄,臭味消失。但这一处理方法只是表面现象,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底泥中的一些硫化物虽被氧化为硫酸盐,底泥变黄色,气态的硫化氢等挥发掉,臭味逐步消失,但随着底泥的逐渐干燥,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也逐渐停止,大量的有机物被干燥后仍保持于底泥中。待参池再纳水后,这些底泥仍要浸泡于水中,细菌、病菌的分解活动又开始进行,尤其到了高温期,在池水底层溶解氧含量低时,一些硫酸盐又会重新被还原为硫化物,使池底变黑,臭味加重。所以说参池底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或养殖已达到三年以上,污染严重的参池,最好采用吸浆泵或吸泥船,将底层的污泥、粪便及杂藻全部清除出参池以外,并做到彻底干净,不留后患。

 二、采取冲洗、浸泡的方法,减轻池底的有机污染。
 参池底层污泥清出后,采用高压水枪将池内的岩礁逐堆冲刷干净,除去污泥、粪便及杂藻,并采取边搅动池底边冲洗池底边放水的方式,将池底彻底冲洗一遍,然后纳水浸泡半月后,再将池水放掉,纳入新鲜海水。纳水要在大汛潮进行,每月换水一次,直至春季放苗前浸泡结束,生产实践已证明,采取这种方法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池底底泥的有机污染含量。

三、注重消毒技术,保护水体洁净。


 海参系底栖生物,长期底栖生活,而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同时养成池池底也是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杂质浓度最高的处所,只有首先使池底环境正常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病害发生。然而,现有大量海参的养殖池均为虾池改造而成,池底大部分是乱泥底质,尽管以投放硬质附着基来改善栖息环境,但由于成本高,往往附着基投量不足,迫使大部分海参长期屈栖在乱泥之中,这是造成疾病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污染,养殖业自身用水污染,因此,在清淤工作结束后,采用添加助净剂,搅拌、过滤及消毒措施,加强水体自净,保护水体是十分必要的。最好亩撒50~100千克生石灰或30克/立方米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一周后待药性消失后,再进水肥池及投苗养成。在养成过程中,也要根据养殖池水及底质的具体情况,并针对海参多在冬季低温不摄食易发病的特点,适时消毒,一般每半月至一个月亩撒30~50千克的生石灰或沸石粉,进行一次消毒或底质改良,为海参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入冬前再使用一次30~50克/立方米的海参生态基,全池泼洒,并结合投喂口服特效抗生素药饵,使海参体内积累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以增强海参在冬季的抗病能力。

信息说明

类型:
供应信息
编码:
3324526596.shtml
标题:
陕西养活羊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