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一般来说罗非鱼的生存温度在15℃~37℃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南方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边缘冬季平均气温在15℃以上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骤降也是相对短暂现象而且水温降至罗非鱼致死温度(10℃以下)的现象极少发生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 许多地方还是发生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情况。本文就其冬季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 死亡原因。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情况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2~3天后当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也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量死亡有些则是连续几天不断有死亡发生。对病鱼进行检查外观上鱼体色暗淡而少光泽体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可见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以上症状皆出现于所检查的病鱼只是由于病情轻重不同而表现稍有差异。因此排除为寄生虫和病毒病可初步确定鱼患的是同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那么冬季气温和气候状况下为何会出现罗非鱼大面积、大规模的死亡情况而且死亡的出现大多发生在气温由冷转热以后?国外有关资料证实水温、盐分、溶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对饲养鱼类有不良刺激。另外其他有关资料也表明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B_1、B_2及锌元素时易诱发鱼病其症状与上述症状基本相似可以确定为因营养缺乏而致病。我们应注意:除了致死温度外还有生存温度左右鱼的生长。在生存温度下限时尽管鱼不会立即致死但罗非鱼活动缓慢基本停止摄食。所以在气温骤降期鱼体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累量迅速下降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但由于体内营养素不足而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且此时病原细菌也随着温度升高而渐趋活跃罗非鱼因营养不足导致肝肾损坏鱼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下降继而感染病原菌造成鱼发病死亡。因此营养元素 特别是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减少是造成冬季罗非鱼死亡的重要原因。 二、 防治措施。我们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要使罗非鱼在冬季不发病死亡而安全越冬应立足于保证鱼摄取营养的全面与平衡提高鱼体内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的积累。同时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注意作水体消毒减少细菌侵入鱼体的机会。 & nbsp1. 投喂全价饲料:投喂全价饲料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入全价饲料才能使鱼体内维生素及无机盐积累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即使是因气温下降影响鱼摄食量但因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积累充分也能顺利渡过冬季“难关”。目前由于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升;而鱼价平稳甚至下降致使利润大幅下跌许多养鱼者不愿用好饲料或用不起好饲料。因此所用饲料中蛋白含量偏低蛋白与能量比例不平衡并且缺乏多种维生素导致养成 “脂肪(肝)鱼”。而脂肪(肝)鱼抗病害和抗应激能力差易在越冬期或越冬后死亡给养鱼业带来巨大损失;而投喂全价饲料虽成本高一些但饲料系数低 而且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丰富且充分鱼体质强因此死亡率低。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对比差异甚大。因此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加入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当加入品质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有利于罗非鱼安全越冬。  2. 保持良好水质:由于鱼营养不良易导致病原细菌侵袭而得病如水霉病、溃烂病等。此外在低温环境也容易被寄生虫寄生如小瓜虫病、科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因此必须定期作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常用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对于池塘养殖采用全池泼洒消毒使用量分别为20×10~(-6)、0.3×10~(-6)、 0.7×10~(-6)每10天使用一种轮换使用。当水温在15℃以下易流行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绿或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进行全池泼洒使用剂量为0.2×10~(-6)和4×10~(-6)。对于网箱养殖则采用挂瓶、挂袋或挂篓法预防鱼病。所用药物为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一般每天每个网箱挂瓶(袋或篓)3~6只每只装药100~150克每日2次每次连续2天轮换使用。此外冬季应特别注意水中溶氧定期开增氧机1月份以前每天开机30分钟左右;1月份以后每天开机40分钟左右。
以上信息由成坚荣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