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促进法》实施后,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投入逐年提升,有力地提升了枣庄市农机装备水平,加快了小麦玉米收获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普及应用步伐,但仍存在着一些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如有的地方玉米种植标准化程度还不高,有的小麦玉米收获损失率较高、秸秆粉碎还田效果不好,有的小麦播种质量不高、镇压效果不好。分析制约农机作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农机作业质量宣传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一些农机作业标准不了解,再加之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只把农机作为一种省工、省力、干活快的工具使用,缺乏农民群众自身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
二是农机驾驶操作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认识,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燃油、工时,在开展农机作业时,或耕深不够、或小麦收获留茬较高,或小麦玉米秸秆粉碎后长度较大、抛洒不均,或小麦播种深浅不一、镇压不好等。
三是对农机作业技能及质量培训不够,有不少的机手不能熟练正确地掌握应用各项农机化作业技能,也造成了农机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例如玉米播种质量,有的能够按照标准化技术要求进行直播,而有的只为追求密度,玉米种植的行距较窄;再如,有的地方小麦玉米秸秆粉碎长度较短、效果较好,而有的粉碎后秸秆较长且抛洒不匀等。
四是农村土地较为零碎,有的一家就好几块地,耕地较窄、长度也不长,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也低,严重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也与目前农业机械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不符。
五是缺乏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制。农业机械量大面广,遍及农村的角角落落,涉及到农村家家户户。近几年农机部门虽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但由于农机技术人员较少,很难顾及到农机作业的每方土地、每个作业地块;同时,基层干部在落实种植任务时,也只是要求计划面积、农艺要求及时限要求,忽视农机作业工艺和质量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机作业质量宣传力度。农民群众是强化农机作业质量的主要力量。今后,各级要通过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等形式,下大力气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农机科普知识,宣传保障农机作业质量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群众对强化农机作业质量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监管农机作业质量的积极性,进而强化社会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
二是要强化农机作业质量技能培训。在以往工作中,由于个别地方对农机化应用技术培训不到位,农民群众对一些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不甚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致使在开展农机作业时仅凭经验作业,达不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培训,亦可以乡镇为单位或以管区为单位,并结合农机安全管理、农机技术推广、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凡是未掌握农机化新技术基本要领的农机手,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进而促进农机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要推进农机规模化作业。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增加合作社建设数量,增强合作社装备实力,扩大合作社规范运作,积极组织好农机规模化作业,并发挥好合作社在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其他农机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作业,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规模化水平;并推行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四要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目前,农村的大批青壮年劳力都进城打工或从事一些经营活动,从事农机生产的都是一些“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从事农机生产较为困难,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也不力。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农机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合理流转农村土地,统一规模经营,争取有效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五要建立统一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各地要根据各自地理、农业种植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农民生产习性,研究符合各自实际的统一的土地机耕、机耙和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的机播、机收及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全面的作业质量标准,让农机手在作业时有章可循,农民群众对作业质量的监督也有规可依。
六要农机作业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市、区(市)、镇、村四级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网络。在区(市)、乡镇农机部门分别设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人员,在村级设立农机作业质量协管员,专门负责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和管理工作,受理用户对农机作业质量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