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鸭瘟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高热、两脚发软无力、下痢、流泪及部份病鸭头颈部肿大。鸭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群鸭感染以后迅速传播,往往引起大批死亡。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22℃室温条件下传染力能维持30天,在冬季-5℃时可存活3个月。对热和普通消毒药物都很敏感,80℃5分钟、60℃15分钟、 56℃30分钟、50℃120分钟才被灭活,漂白粉和石灰乳等普通消毒药均有效。本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因为这个时段鸭子的饲养量最多,鸭群大、密度高,鸭群放牧流动频繁,相互接触机会多,因而发病率也较高。
(1)诊断
① 根据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达43℃以上,稽留到疾病后期。渴感增加,食欲明显下降,继而废绝,精神萎顿,羽毛松乱,不饮水,不嬉水,不愿走动。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严重的病鸭两脚无力站立,或完全麻痹,翅膀下垂。眼流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沾湿,严重的形成出血性或坏死性溃疡。下痢,粪便呈绿色、腥臭,常粘附于泄殖孔周围。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部分病鸭头颈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病鸭叫声嘶哑,倒提时从口腔流出污褐色液体。病死率一般在90%以上。病雏鸭在频死时常有神经症状。
② 根据病理剖检:呈败血症症状,全身小血管损伤,皮肤和皮下充血出血,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出血斑点等。打开口腔可见舌根、咽部和上腭部粘膜表面有淡黄褐色假膜复盖,刮去后露出鲜红色溃疡斑。食管粘膜表面散在复盖有黄色的坏死物形成的假膜结痂。食管和腺胃括约肌的连接部有出血环,十二指肠和直肠出血严重,泄殖腔粘膜表面复盖有一层棕绿色或黄色的坏死结痂,粘着牢固不易剥下。法氏囊粘膜充血发红,有尖针样的黄色小斑点。肝脏除出血外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班点。胆囊肿大扩张,脾脏不肿大。心冠脂肪出血,心内、外膜上有出血班点,肺出血和充血。产蛋母鸭卵巢、卵泡膜出血,有时卵泡破裂而引起腹膜炎。
③ 根据鉴别诊断:鸭瘟与鸭巴氏杆菌病在某些方面很相似,应进行鉴别诊断。病原不同,鸭巴氏杆菌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采心血作涂片或作肝触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大量的两头钝圆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剖检食管和泄殖腔粘膜处,鸭瘟常可见结痂性或假膜性病灶,但鸭巴氏杆菌病不呈现此病状。鸭巴氏杆菌病的肺脏通常都有严重病变,表现出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病程长的有纤维素性肺炎变化,而鸭瘟的肺脏变化一般不显著。用药物治疗,巴氏杆菌病用磺胺类和抗生素治疗都有较好的疗效,而鸭瘟则无效。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鸭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禽多杀生巴氏杆菌,是多种禽类的共同病原体,所以流行的时候,其他家禽都能感染发病,而鸭瘟其他家禽(鹅除外)一般不会感染。
本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等方法,可以作出诊断结果,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诊断。
(2)防治
鸭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防治上除采用常规的综防措施外,应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此苗对20日龄以上的小鸭安全有效,免疫期可达6个月。肉鸭接种一次即可。新母鸭在开产前再接种一次,免疫期可达一年。实践证明一旦发现鸭瘟,采取综防措施外,立即用鸭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一般在接种后一周内死亡显著降低,随着就停息下来。
2、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3周龄内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本病的病原为鸭肝炎病毒,该病毒有3个不同血清型,其中以Ⅰ型鸭肝炎病毒最常见,呈世界性分布。鸭肝炎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阴湿处的粪便中能存活37天,在被污染的育雏室内能存活70天以上,在0.1%福尔马林中能存活8小时。本病主要引起3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和死亡,一般10日龄左右的雏鸭发病较常见,死亡率为 10-90%不等。随着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4周龄以上未见有发病报导,成年鸭即使在本病最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也无临床表现,产蛋也无影响。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愈康复鸭具有免疫力,但其排出的粪便持续带毒可达1-2个月。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差异,一般以孵化雏鸭的旺季多发。
(1)诊断
① 根据临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病初精神萎顿,行动呆滞,眼睛半闭,似打瞌睡。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踢蹬,头向后弯倒,呈角弓反张状,数小时内死亡。有些发病很急的雏鸭,突然倒毙,见不到任何症状。1周龄内雏鸭发病,死亡率高达95%,2-3周龄的为50%或更低,4周龄以上一般不死亡。
② 根据病理剖检: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外观呈淡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脏有时肿大,外观呈花斑状,多数雏鸭肾脏充血、肿胀。其他器官没有明显变化。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结果。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诊断。
(2)防治
鸭病毒性肝炎目前无治疗药物,应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1-3日龄时可用鸭肝炎弱毒疫苗进行免疫,能有效地防制本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免疫种鸭,使其后代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具体做法是:种鸭在开产前30天接种鸭肝炎疫苗,过15天再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隔3-4个月免疫一次。此外,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必须严格隔离饲养。当雏鸭群刚开始流行病毒性肝炎时,立即给每只雏鸭注射0.5亳升高免血清,效果较好。
3、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经称鸭疫巴氏杆菌,该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发生于2-7周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雏鹅、火鸡、鸡等也能感染本病。本病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灰尘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足部皮肤伤口、蚊子叮咬等途径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低温、潮湿的冬春季发病较为多见。造成该病广泛存在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鸭舍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流通不畅,潮湿,环境卫生差,饲养粗放,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含量不足或营养不均衡,从而造成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诱导和加剧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1)诊断
① 根据临床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头颈歪斜、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采食减少或不食,病鸭眼和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分泌物凝结后堵塞鼻孔,表现出呼吸困难。排绿色或黄绿色稀粪。随着病程的发展,鸭群中出现神经症状者明显增多。表现为头颈歪斜、摇头点头、转圈运动等。
② 根据病理剖检:本病主要特征是浆膜出现广泛性的多少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故亦称传染性浆膜炎。最明显的剖检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病程较急的病例可见心外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而病程较慢者则心包膜增厚,表面及心包腔内有大量的干酪样渗出物,心包粘连,难以?离。肝肿大质脆,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形成一层厚厚的纤维素膜覆盖于整个肝脏表面。气囊混浊增厚,并有干酪样渗出物附着。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有神经症状的病例,可见脑膜充血水肿。
③ 根据鉴别诊断:一是与大肠杆菌病鉴别,大肠杆菌病不呈现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也可通过病料涂片或触片染色镜检来鉴别,大肠杆菌较大,且大小不太一致,而鸭疫里默氏杆菌呈卵园形小杆菌,大小比较一致。二是与巴氏杆菌病鉴别,巴氏杆菌病无“三炎”病变。
(2) 防治
① 根据该病发病率高的原因,管理措施要加强改善鸭舍的卫生条件注意通风、干燥、防寒、饲养密度适当、合理的饲料营养、防止应激等日常管理,全进全出和执行定期消毒制度。
② 雏鸭在4-7日龄接种鸭疫里默氏菌油佐剂灭活疫苗或铝胶灭活苗或弱毒菌苗。但是目前发现该病血清型有21种之多,在使用疫苗时,选用同型菌株的疫苗或多价苗。
③ 一旦发病可用罗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使用药物须经药敏试验。应用敏感药物治疗本病,虽然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禽舍、场地、水面、用具等受到污染,若不注意彻底消毒,下一批雏鸭饲养,又会发病。要有效地控制该病,关键在于预防。
(三)蛋鸭免疫程序参考
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5日龄第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
7日龄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苗。
20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
35日龄第二次注射禽流感疫苗。
80日龄第三次注射禽流感疫苗。
90日龄第二次注射鸭瘟疫苗。
120日龄第四次注射禽流感疫苗。
450日龄第三次注射鸭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