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一、生态习性: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除鳃呼吸之外,还具皮肤和肠呼吸功能。在自然状况下,刚孵出的泥鳅苗体长约0.3厘米,第二年10月体长可长到13厘米体重15克左右。以小型甲壳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一般1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鱼类。繁殖期在5月中旬~8月上旬,水温 18℃以上。盛产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二、人工养殖方法 泥鳅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1.自然繁殖方法 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 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泥尘污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产卵后要将粘有卵粒的鱼巢及时取出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亲鱼。 2.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温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 10~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个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很好。每升水放卵400~600粒为宜。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10-6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3.幼苗培育方法 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用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池中孵化的鱼苗一般留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密度以500 ~1500尾/m2为宜,过密时应取出部分鱼苗另池增育。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3天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过1月左右鱼苗长到3厘米上下时再转入到鱼种池,也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中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池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放种前要清池消毒,并施基肥培育饵料生物。放种量为每平方米30克(800~1000尾)左右。鱼种下池后半月内投喂植物性饲料,每天投饲两次,投量为鱼体重量的3%~5%。夏季鱼池水浅水温高,要随时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当鱼种长到8~10厘米,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一、生态习性: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除鳃呼吸之外,还具皮肤和肠呼吸功能。在自然状况下,刚孵出的泥鳅苗体长约0.3厘米,第二年10月体长可长到13厘米体重15克左右。以小型甲壳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一般1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鱼类。繁殖期在5月中旬~8月上旬,水温 18℃以上。盛产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二、人工养殖方法
泥鳅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1.自然繁殖方法
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 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泥尘污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产卵后要将粘有卵粒的鱼巢及时取出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亲鱼。 2.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温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 10~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个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很好。每升水放卵400~600粒为宜。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10-6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3.幼苗培育方法 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用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池中孵化的鱼苗一般留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密度以500 ~1500尾/m2为宜,过密时应取出部分鱼苗另池增育。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3天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过1月左右鱼苗长到3厘米上下时再转入到鱼种池,也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中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池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放种前要清池消毒,并施基肥培育饵料生物。放种量为每平方米30克(800~1000尾)左右。鱼种下池后半月内投喂植物性饲料,每天投饲两次,投量为鱼体重量的3%~5%。夏季鱼池水浅水温高,要随时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当鱼种长到8~10厘米,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规格型号:计量单位:产品单价:供求数量:
以上信息由李丹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山东省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