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商情
入网

黑龙江友好区养殖牛现状

2017/12/13 14:30:06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黑龙江友好区养殖牛现状
  如果2018年产能集中释放,届时牛价会否出现大幅下跌

以上信息由张绪国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方式

人:
张绪国(男)
联系电话:
0537-6783672
手机号码:
18353758966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政编码:
272100
电子邮箱:
1687467540@qq.com
联系地址:
山东省济宁市畜牧开发区16号新大牧业养殖园

金农网农业百科


      高温天气杀虫药使用不当,造成草鱼夏花苗种大量死亡的案例每年都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养殖户盲目使用杀虫药造成的。
近日笔者诊断了几例高温天气杀虫药使用不当造成草鱼夏花苗种大量死亡的案例。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近期是草鱼夏花养殖的高峰期,很多养殖户大多会在该段时间进行杀虫,主要针对鱼体鳃部的车轮虫和指环虫。但有些养殖户在杀虫的时盲目使用杀虫药,易造成鱼苗出现中毒而死亡。笔者近日遇到一则因为杀虫药药量过大,造成的大量夏花死亡的案例。



  二、检查情况


 笔者对该养殖户其中一个鱼塘的水质和游边的鱼进行了检查,情况如下:水质检测:pH7.6氨氮0.2mg/l亚硝酸盐0.05mg/l,水色发黄,镜检少量的绿藻,杂质较多;鱼体目检:鱼体体表没有明显的症状,打开鳃盖发现,鳃丝边缘带有泥巴,部分鱼体鳃部颜色暗红;鳃部镜检:鳃丝在显微镜下检查,未发现寄生虫,但鳃部明显有烂鳃现象;鱼体解剖:鱼体肝脏和脾脏未发生病变,肠道未见发红出血等现象。



  通过询问得知,该养殖户今年十几口新塘养殖夏花,目前正值夏花养殖的高峰期,因此全池泼洒硫酸铜(1米水深使用4两/亩)加敌百虫(1米水深使用2斤/ 亩)。泼药当天下午就发现很多鱼种出现了游边现象,晚上就发现大量死亡。次日早上草鱼和花白鲢苗死亡几千尾,而且接下来几天陆续出现大量死亡,今年刚放下去的花白鲢夏花几乎全部死亡,草鱼的死亡量也逐渐增大。



 三、处理方法



 根据以上的检查和询问得知,该养殖户出现的大量死鱼现象完全是其盲目使用杀虫药所致,尤其是加大剂量使用杀虫药造成的夏花大量死亡。因此,笔者建议养殖户,此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先换水,没有条件换水的鱼塘可以先泼洒一些解毒类药品,如每亩使用1kg硫代硫酸钠或者腐植酸钠全池泼洒,中毒严重的鱼塘次日再泼洒一次。



 四、小结与分析



 使用杀虫药造成鱼种中毒死亡的案例每年都能碰到几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养殖户盲目使用杀虫药,尤其是道听途说的随意加大药品剂量造成的,而且一些养殖户对于每种寄生虫的特性不是很了解,盲目用药。



  夏花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车轮虫主要流行于5-8月,在鱼苗养成夏花鱼种的池塘极容易发生。一般在池塘面积小、水浅而且换水不方便、水质条件差、池塘有机质含量高且鱼种放养的密度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此病的流行。车轮虫过多会引起夏花出现“白头白嘴病”,但应注意跟细菌引起的此病区别。


 车轮虫最常见的防治的方法是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泼洒,但当前温度较高,硫酸铜副作用会加大。因此,养殖户用药时应尽量避免高温时泼洒。尤其是新开挖的鱼塘,池底的淤泥很少,养殖过程中水质很难肥起来,应根据水体的肥瘦合理确定用药药量。

 

 此外,对于规格较小的鱼种,药量不宜过大。如果能有其他专杀车轮虫的药品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小的,如苦参提取液等。而且据笔者的观察,对于原生动物的车轮虫,最好能隔日天晴再用一次杀虫药。这与虫体的繁殖有关,这种个体较小的原生动物繁殖速度很快,有时用一次药并不能完全杀灭虫体,需要根据发病情况以及温度决定用药次数。



 而夏花养殖中出现的指环虫均为卵生,其孵化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指环虫的产卵、孵化以及影响幼虫的寿命。故指环虫的发生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但夏季高温有时也跟车轮虫同发,特别是在鱼苗和夏花鱼种上尤为常见。



  防治方法:鱼种下塘时用晶体敌百虫化水浸泡或者是高锰酸钾浸泡。治疗也可用晶体敌百虫或者甲苯咪唑(含量10%)全池泼洒,效果较好。但晶体敌百虫用量过大会造成夏花中毒尤其是高温天气。原因在于此类杀虫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这类农药中毒途径主要通过鱼的呼吸、皮肤接触、吞食受污染的饲料等。敌百虫加大剂量使用后往往会出现鱼长时间不吃料,严重的还会引起部分鱼死亡。有机磷类的中毒症状是鱼类表现麻痹,行动缓慢,体色渐渐变黑。如果检查鱼体鳃部指环虫数量较多,建议渔民隔六天再用一次指环虫药可杜绝指环虫反复发生。但一定要根据温度和水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杀虫药,切不可盲目使用杀虫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信息说明

类型:
供应信息
编码:
3006942981.shtml
标题:
黑龙江友好区养殖牛现状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