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鱼种越冬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1.池塘条件太差。少数养殖户错误地认为,冬季天冷鱼不吃少动,只要池塘里有水将鱼种放进去就行。于是不择池塘大小,不谈水深水浅,不管水质肥瘦,随意地选择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 2.鱼种质量不好。不仅个体小,而且体质弱,有些还严重受伤,这些鱼种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少,抗病、抗冻、耐低氧能力差,越冬死亡率就高。 3.水体严重缺氧。鱼种越冬池塘缺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池塘过小,水位过低,水质太差,鱼种放养密度过大;二是水体过瘦,浮游植物太少,影响了池塘的产氧量;三是施肥、投饵过量,使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耗氧太多。 4.病虫害的侵袭。鱼种消毒不严,池塘清塘不彻底,导致病虫危害严重,鱼种的死亡率增加。 5.忽视越冬管理。少数鱼种养殖者常常将鱼种一放了之,对放后的管理工作从不过问。积雪封冰了也不清扫,水面结冰后不破冰打眼,水质差了从不调节,更谈不上投饵施肥、疾病防治等等。 鱼种越冬高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1.池塘条件。应具备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无污染源,面积2亩~3亩,池埂高2.5米以上,塘堤坚实,不渗不漏,保肥力度好、池底淤泥厚10厘米~20厘米、池中无杂草、背北向南的长方形池塘。水深要求保持在2米以上,并保持稳定的水位。在寒冷季节应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特别寒冷的地区最好在有温泉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建越冬池。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是降低鱼种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2.水质要求。在鱼种下塘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按每亩用生石灰80千克~120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能杀灭凶猛鱼类和耗氧耗肥的低值野杂鱼,并可稳定水体pH值在6.8~7.8。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程度还要施基肥和追肥,施基肥时一般按每亩水面施用腐熟的人粪尿80千克~200千克,追肥时宜用适量的尿素或碳氨等速效肥料来培肥水质,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当池塘水质过肥时应注人新水,排除部分旧水,保证池塘水质鲜、嫩、活、爽的标准。进水口要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冬季肥水中的饵料生物,不仅可供鱼摄食补充代谢的消耗,而且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使池水保持丰富的溶解氧,为鱼种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水位控制。鱼种越冬池塘的水位一般应保持在2米以上。因为水位较深时,水温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温差变幅也小,对鱼种越冬较为安全。若池塘水位过浅,极易使水体形成冰冻,相对减少了水体空间,而导致鱼种缺氧和冻伤。 4.搭棚挡风。为避免风雪的侵袭,可根据池塘水面的大小确定搭建一定数量的挡风棚。挡风棚以稻草或芦杆为材料编织而成,用竹杆或木桩将其固定在池塘的任意位置。其高度应高于水面10厘米~15厘米,在棚下方堆入一定数量的猪、牛粪,这些粪在腐烂发酵时所产生的热能有利于鱼种越冬,同时也可为鱼种提供饵料。 5.适时并塘。每年的11月份是鱼种并塘的适宜期,因为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鱼种基本停止摄食,这时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并池最好。并池过早,水温较高,鱼种活动力强,操作过程中易使鱼种受伤,感染病菌,并且密集于池塘内极易引起缺氧;若并塘太迟,操作不便,还易使鱼体冻伤。鱼种并塘人池时,应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分钟~10分钟。 6.优选鱼种。结合并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较大的鱼种用作越冬鱼种。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耐寒、耐低氧能力强,越冬死亡率低。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种越冬,死亡率可降低到5%以内。要获得优质的大规格鱼种,除强化鱼种的夏、秋季培育,尤其是秋季培育外,越冬前期还应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并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草食性鱼种除投喂鲜嫩草料外,还要投喂一定量的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高蛋白的饲料。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为鱼种安全越冬奠定基础。 7.合理密度。在鱼种并塘时要控制密度。如放养过稀,影响池塘利用率,造成水体的浪费,而放养过密易造成水体缺氧泛塘,影响鱼种的生长发育。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一般每亩水面投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万尾左右,l0厘米~20厘米的鱼种不超过l万尾为原则。鱼种进入越冬池的时间不宜过晚,通常在水温降到10℃左右时开始较好,一般不能低于6℃。 8.调节水质。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下,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的鱼种越冬成活率也高。 9.严格消毒。对鱼池鱼种的消毒可按常规操作,但绝不能走过场,否则后果十分严重。在鱼种并塘转运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个体体表受伤,此时易感染水霉病,所以鱼体消毒应以防治水霉病的药物为主。 10.投饵施肥。鱼种消毒并塘后,应坚持冬季适当施肥投饵。 (1)化肥的投施。对长时间没有补水的越冬池,在冰封后不久必须追施化肥,其方法是:水深2米的鱼池,亩用尿素(或硝酸铵)5千克~6千克、过磷酸钙3千克~4千克,混合后装入纱布袋或戳有许多小洞眼的塑料编织袋里,挂在冰面以下,让其缓缓释放肥分。肥水能增加水体的氧源,但也不能太肥,通常以水体的透明度能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为宜。 (2)饼肥的投喂。投喂饼肥以粉状饼粕为好,也可饲喂配合饲料。在水温5℃以上,3天~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1.0%为宜。如连续晴好天气可适当增加投饲量。 (3)粪肥的投饲。越冬期间,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在午后1时~3时酌量投喂优质粪肥(人粪尿或畜禽粪便)。这样不仅可保膘促长,还可使越冬成活率提高5%~10%。若在池塘里定点堆放一定量的畜禽粪肥,让其发酵发热,既可肥水,又有提高水温的作用,也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5%以上。 11.加强管理。 (1)适时注入新水。越冬期间要保持池塘水位在2米~2.5米,如果条件具备时,能保持越冬池塘内有微流水则更佳。这样不仅能保持池塘水质良好,而且还可减少或控制冰冻层的厚度和有效地增加冰层下水体的溶氧量。 (2)破冰扫雪增氧。在严冬时节,因并塘鱼种放养密度相对过大,加致冰层对池塘形成密封状,易导致鱼种严重缺氧窒息死亡。因此每天要坚持巡塘,冰层密封严重时要及时破冰或在池塘中打冰孔增氧,并彻底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杂物,保持冰层的透光性,以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增氧效果,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南方地区应注意水质调控,确保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pH值在6.8~8.0,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北方地区的池面一般都会结冰,须经常打冰眼,有利于气体交换,雪后及时扫除积雪,增加透明度以利浮游植物产氧,必要时可施用化学增氧剂。 (3)做好鱼病防治。在冬季鱼种易感染水霉病,故在并塘等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鱼种体表受伤。防治水霉病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当发现病鱼或死鱼要及时捞出进行销毁或深埋,防止病菌的扩散蔓延。 (4)开春后的管理。当水温回升到10℃~15℃,即可进行正常投饵、施肥等管理工作。开始投饵要做到以精料为主、少量多次,当天吃完,尽快使越冬后的鱼种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
以上信息由张玉雪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畜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