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商情
入网

郑州本地土鸡苗什么行情

2018/02/15 11:14:06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欢迎新老客户前来考察预定,鸡,鸭苗,鹅苗品种齐全,!品种的利用方面,主要应考虑产肉、产绒(毛)、产蛋等三大生产性能,但生产中更多见的是几个或多个品种的杂交后代。由于长期无序杂交,群体基因趋同,所以就不易产生新的优势,一旦市场需要某一方面的独特性能,将很难找到独特的群体。  
(二)企业与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屠宰加工企业需要众多农户作为其加工原料的生产车间,基地(或农户)需要企业收购其产品,无论是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还是“订单”农业,以契约的形式,确定连带关系,均是为了密切和稳定企业与基地的关系。企业与基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要考虑企业的效益,又要充分重视养鹅户的利益。  
(三)集约化饲养程度不高从全国的情况看,养鹅的国情特色很浓,主要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这也是落后和保守的表现。没有适度的饲养规模,饲养者不可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没有规模化,也就不可能实现产品的规范化和批量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四)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现有的养鹅方式科技含量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少农户还在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生产水平与鹅业发展不相适应。饲养管理技术落后,除了利用当地的青草资源,加喂一些稻谷等补料,配合饲料应用少,鹅的肥育、规模化生产等技术没能得到推广。  
(五)鹅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并且落后缺乏联结基地和大户的龙头企业,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滞后于生产的发展。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不少地方的产销还处于分散的自发阶段,缺乏有序的产销体系,从而制约了养鹅业的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及出口创汇能力。虽然鹅产品加工业已有初步发展,但现在只是初步的白条鹅加工,挖掘的鹅产品附加值低,像鹅绒、鹅肥肝、生物药品提取等深加工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也就决定了目前养鹅的利润只是活鹅带来的原始利润,鹅的其他利润空间没有被开发。

以上信息由管二丽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方式

人:
周经理(女)
联系电话:
15161280575
手机号码:
15161280575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政编码:
240345
电子邮箱:
1517910779@qq.com
联系地址:
江苏

金农网农业百科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苗种生产前景广阔。在人们不断追求育苗产量的同时,育苗过程中疾病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梭子蟹苗种的质量和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在梭子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发生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一、病害发生的现状与种类
  梭子蟹人工育苗过程中,从亲蟹培育到二期幼蟹出池,各个时期均有病害发生,严重时亲蟹或幼蟹死亡率高达80%以上,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1.弧菌病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在梭子蟹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发病严重时在4小时~6小时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梭子蟹对饲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趋光性减弱,幼体活动不正常,严重时胸部及附肢发红。肉眼可以观察到其体色浑浊,肠道发黑;镜检则肠道发黑无食物,眼球部溶出组织液,高倍镜压片检查可以看到有弧状黑点,即弧菌。
  2.丝状细菌病病原作为毛霉亮发菌,它的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mm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受精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亡;当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有丝状菌附着时,危害极大,菌丝之间往往还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的纤毛虫寄生,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而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幼体鳃上有丝状菌附着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发光病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梭子蟹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日死亡率在1天~2天内可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下沉到水体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透明,趋光性差;夜间关闭灯光可发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现四处游动的荧光,并上下起伏,重症时池中荧光闪烁,育苗池表层只有少数活的幼体;死后的幼体随水流漂动,糜烂的幼体仍可发光1天~2天。
  4.寄生虫病主要是纤毛虫类,病原体为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累枝虫等,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各个时期幼体的鳃、体表等各个部位。少量寄生时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而除去,大量寄生时使鳃变黑,鳃组织变形坏死,有的覆盖在鳃组织的表面而影响其呼吸和分泌。患病幼体游动缓慢,摄食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壳,并伴有沾脏,造成幼体下沉而大批死亡。
  5.链壶菌病 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重,是由链壶菌与链壶菌状的真菌寄生引起,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体节处,一旦发病则菌丝快速生长,感染率高,菌丝缠绕在幼体机体上,使幼体活力下降,不能摄食,严重时在1天~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
  6.营养不良症 由饲料投喂搭配不合理所至,主要表现为体质瘦弱,比正常个体小,体色发黑,在变态时造成蜕壳不遂而死亡。
  二、病害的流行与危害
  梭子蟹人工育苗遍布我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沿岸各省市,在育苗场比较集中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并且病害种类多,危害严重,而育苗场相对分散的地区则病害较少。因为多数病原体的生长都与水温呈正相关系,所以病害的发生一般是由南向北流行。
  三、病害预防措施
  对于梭子蟹人工育苗的病害应该做到以防为主,搞好预防措施是提高育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1.加强育苗用水的管理水是育苗最重要的环境条件,水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幼体能否健康生长和顺利变态,因此育苗用水的理化性质必须符合幼体生长的要求,无污染,不带病原体,一般以在冬末或初春沉淀池蓄水为最佳。随着温度的上升,应定期在蓄水池中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等,以防水质老化,并改善水环境。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病原体的滋生与水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蓄水前沉淀池必须彻底清塘,一般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较好,具体用量为生石灰干塘清塘每公顷750kg~1125kg,漂白粉每公顷45kg~75kg,茶籽饼每公顷3091kg~450kg。
  亲体消毒应从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避免将病原体带入育苗池,必须对亲蟹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为用聚维酮碘10mg/L~15mg /L药浴30分钟。投喂的代用饵料生物不带病原体,~般不用消毒。鲜活的轮虫、卤虫必须消毒处理,~般采用20mg/L~25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30分钟,洗净后投喂。所用工具如烧杯、换水网箱、水桶等都应用20mg/L~25mg/L高锰酸钾或80mg/L~100mg/L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以上,方可使用。
  可以采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海洋酵母等调节育苗水环境,人为改善育苗池中的生物群落,使之有利于水体净化,增强梭子蟹幼体的抗病能力,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
  四、病害防治方法
  1.弧菌病的治疗方法 聚维酮碘10mg/L~15mg/L全池泼洒,1小时后换水,每天1次,连用3天。
  丝状菌的治疗方法 高锰酸钾0.5mg/L~0.7mg/L全池泼洒,6小时后大量换水,连用2天。
  3.发光病的治疗方法 在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进行投喂,连用3天~5天。
  4.纤毛虫病的治疗方法 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10mL~20mL、高锰酸钾2g~4g全池泼洒。
  5.链壶菌的治疗方法 用亚甲基蓝0.1mg/L~0.5mg/L全池泼洒,连用3次 .

信息说明

类型:
供应信息
编码:
1406772466.shtml
标题:
郑州本地土鸡苗什么行情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