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农网首页 > 供应信息 > > 正文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太原二月的红马幼犬多少钱
发布时间:2017/04/24 13:11:08
信息编码:1108187677.shtml
金农网农业百科:
一、苗圃地的选择
1、苗圃地面积的大小,应按荒山面积多少而定,要按照就地造林就地育苗的原则选苗圃地。
2、苗圃地应选择在北向坡、东北向或西北向坡面上,而北向坡面最佳。
3、土层深厚、坡度平坦,砂、石块少的荒坡、荒滩都可作苗圃地,但种过庄稼的农歇地不可用。
二、整地
采用带状反坡梯田整地法,在育苗前一年的伏天,进行整地,带应向水平方向开挖,带的两头应挖齐,不要长短不一。带面
整成1.3米宽,并成5°反坡,前高后低。带边用挖下来的草皮垒起,然后垫上肥土、拾净杂草、树根、石块等杂物再深翻24
公分,打碎土块、整平。
三、土壤消毒
在第二年土壤解冻后和育苗的时候,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每亩撒入硫酸亚铁粉30斤,深翻于土层内,耙平再进行育苗。
四、种子处理
种子消毒,用高锰酸钾拌种,每100斤种子用药1斤。种子催芽、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三天、捞出阴晾疏散,每100斤拌0.5斤磷
化锌,为防止鸟害,即可下种。
五、播种
可在清明节前后播种,或早春雨后抢墒播种,播种时每带播三行,最好用10公分的长方型铁锨挖沟,深度3公分,行距15公
分。带前边留30公分,后边留25公分。每亩需种子100斤。
六、苗期管理
1、专人看守:从播种之日起,就要选派专人看守,直到种壳脱落为止,不然会遭鸟害而造成断垄缺苗,甚至全部毁坏。
2、及时喷药:在幼苗还未出土,或在出土后种壳未脱落期间,每隔1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对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3、除草:苗圃地应经常保持清洁、无杂草、表土疏松,但忌过早的锄草,以免幼苗损根,碰断死亡。
以上信息由张勇全自行发布!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张勇全(男)
联系电话:18375471165
手机号码:18375471165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梁山畜牧开发区
邮政编码:272400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太原二月的红马幼犬多少钱
七、肥、药对多肉植物的影响 如果说前面六个章节内容是以实践中的体会经过反复测试最终得出结论的话,那么,这个章节就有点扯了。 作为顽固的园艺派(相对于科技派),我一直秉承着中华五千年承继的农业大国的本土精神。我始终认为:“土壤,是植物营养的唯一可靠来源,只有土壤才是植物扎根生长必须的媒介。土壤,具有自我保护和调节能力。有病虫害了,植物会死亡,最终导致病虫害失去了滋生的温床。等病虫害都饿死了,土壤还是健康的土壤。土壤没有肥力了,植物不会生长,直到雨水和空气带来的养分恢复土壤的活力为止。啃吃青草的山羊,最终会倒在青草地上,成为草地的养分。满枝的鲜果,虽然消耗了土壤的养分,但是在成熟后,却将得到的全部还给土壤。在自然界,没有农药,也没有化肥,但是自然的土壤却拥有人类不可复制的强大力量……” 1、肥料对多肉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肥料是必须的,十万个为什么告诉我们,植物生长三要素,是英国人发现的,通过焚烧植物后得到的灰烬,科学家分析出了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的其他元素。于是得出了结论,植物生长三要素即是:氮、磷、钾。 氮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枝叶上,所以通过补充氮肥,可以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枝繁叶茂就是氮肥的功劳。 磷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也就是花和果实。通过补充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硕果累累就是磷肥的功劳。 钾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茎组织上,补充钾肥可以让植物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加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根深蒂固也就是钾肥的功劳。 除了浮云般的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大致不外乎以上3点,至于家庭栽培多肉植物需要不需要额外的添加营养,对此我持保留意见。参照前面章节的配土,再加上定期的换盆换土,生长缓慢的多肉植物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肥料补充。和草花不同,多肉植物一年长几片叶子的特性,造成了它极少的消耗。消耗少自然吃的就少,况且,还有一年中几个月的休眠。所以,对于养分的需求,土壤中现有的已经足够了。 多肉植物缺肥我没见过,肥多烧根我倒是经常遇见。前面说过多肉植物根系的渗透压,主要也是针对过度施肥来说的,一直迷信肥料的效果。很容易造成施一次就烂一次。结果施肥的效果没达到。翻盆换土倒是翻出了经验。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一成不变是相对的,而改变却是绝对的。没有杂交授粉要求的情况下,施肥是多余的。但是如果有杂交授粉的需要,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植物开花结果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不光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磷肥。植物的开花结果是一次重要的生命周期,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植物全部的组织都会配合这次生养后代的重要行动,其中包括:茎杆会加粗以防止花朵果实过重而倒伏。根系会抓的更深,帮助吸收更多的养分。有些植物连叶片都会适当的脱落,以免遮挡昆虫的授粉和果实的采光。 综上所述,植物需要更多的养分来支持开花结果,这其中除了前期的积累,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的及时补充。野外的瓦苇不比人工栽培的,野外的瓦苇虽然也会长3、4支花剑,出个几十多花,但并不是每朵花都有机会授粉成功,相反,这个比例更多的时候甚至是零。(这是由百合科植物花朵的结构决定的)而家养的就不一样了,授粉成功率会高很多,有时甚至是一支花剑结十几二十个种荚。番杏科植物情况也大致相同。所以家庭栽培的多肉植物由于需要满足杂交授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额外肥分补充。 开花肥以磷肥、钾肥为主,其他元素为辅,最好以液态形式进行施用,以快速起效。可以选择的是花友、花多多之类的专业花肥,也可以直接施用磷酸二氢钾。施用比例控制在1:2000左右,也就是1克肥料配2公斤水。这里要再次说明,有些大仙会认为1:1000的比例比较合适,但那是在大棚和温室栽培环境下,植物生长旺盛才可以用这个浓度,家庭环境下,植物吸收养分的速度远不比大棚和温室,所以能淡就尽量淡。 施肥的时间选择在花期,即花剑冒头开始,半月一次,随同浇水一起施下。一直施到种荚成熟为止。需要控制花期,协调开花时间的个体,可以少施或者不施。 关于肥料就知道这么多,就此打住。说说药物。 2、药物对多肉植物的影响(不包含生长类药物) 多肉植物甚少病虫害,哪怕它是从南非来的。非洲大陆严酷的环境,造就了多肉植物强大的适应能力,估计是外来物种的原因,家庭养的瓦苇和番杏给我总体的印象就是鸡不啄鸭不咬的,常见的红蜘蛛,介壳虫,都不见踪影,偶尔土里会飞出个小黑虫,也无伤大雅。 不过,曾经在一些花友的博客上听说过病虫害的事情,主要是覃蚊一类飞虫的幼虫对幼苗根系的危害。虽然我本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但是我猜测这可能和这些花友用的土壤性质有关。这些花友在介质中添加天然的成分如腐叶土、煤渣等,甚至全部使用这些材料。天然的东西环保是不错,但是很难避免虫卵和病菌的寄留。时间一长,长出虫子来也是理所当然。 很多时候,个把植物有腐烂病变的症状,也比较喜欢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彻底消灭病灶。回想起来,其实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现在科技那么发达,不好好利用一下科技的力量,而整天拿把手术刀东割西砍的,未免太过血腥……所以,有一段时间,也曾花心思在用药方面做了浅薄的研究,下面就把心得简单地说一说。 对于普通园艺爱好者,用的最多的花药无外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之类的广谱类杀菌剂以及呋喃丹之类的过期农药(呋喃丹由于剧毒、高残留,已经被国家列为禁药)。对于家庭栽培来说,以上几种药物已经足够应付常见的各种病虫害了,但是具体用哪种药,怎么用,却是另有玄机。 一般园艺植物的病害常见有腐叶病,根腐病,以及真菌感染造成的系列危害,每一种病症如不及时加以处理,都会导致植物部分器官的腐烂乃至全株死亡。但是对于南非多肉植物来说,细菌性的腐叶、腐根却极少发生,(物理伤害后没有及时处理伤口的除外)唯一对多肉植物威胁最大的是真菌导致的感染,具体表现在通风不良、潮湿及栽培介质消毒不良后的大面积真菌感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长毛”。尤其以幼苗阶段爆发概率最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土表的“长毛“是真菌感染,是一种病态的表象,而介质内部的菌丝则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必然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真菌的感染会以植物的组织细胞作为营养的来源,最终导致植物的组织溃烂。而介质内部的菌丝则是一种食腐菌,也是分解介质中有机物帮助植物吸收的一种益生菌,不会对有生命力的植物本体产生危害。(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除外)这两者需要区别对待,切勿一棍子打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在抗菌类药使用方面,也需要有所选择。我们都知道,多菌灵及甲基托布津是广谱抗菌性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性的感染。而百菌清则是主要针对真菌类的消杀。在家庭栽培多肉植物过程中,由于主要以抵抗真菌感染为主,所以预防型施药应该以百菌清为主药,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以间隔交替使用多菌灵及甲托进行配合。而在修剪、整形后用于伤口的处理,则应当以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为主,百菌清的效果相比就会差很多。药物使用应当注意“预防为主、交替使用、提高浓度、减少次数”这16字口诀。 预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燃,在苗头开始前就进行控制,不要等到看见病灶了再去用药,此时哪怕控制住了,也会影响植物的品相,乃至以后的健康。一般季节交替的时期是预防性施药的关键节点。 交替使用,也就是防止菌类抗药性的产生,同样的药物最多连续使用3次,就应该换其他的。否则,抗药性一旦产生,施药就如同浇水,毫无效果。而且你也会因为少了一种可以替换的药物,而使其他药物的使用频率提高,导致其他药物也因为抗药性而失效。 提高浓度,这是对动物、植物都通用的一个用药策略,对于常规性的疾病以及爆发式的急性感染,在说明书浓度的基础上,提高30-50%的浓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让被感染的个体在高浓度药物制造的无菌环境下,通过加强管理和后续保养来提高自身抵抗力,及早恢复健康。 减少次数,这是相对提高浓度而言的,上面也说过,土壤中有益生菌的存在。灭菌药物在治疗的同时,也会无区别地杀灭益生菌。而益生菌对于改良土质,防止板结是有好处的。所以用药要考虑到这一因素,使用药物不要过于频繁。要给益生菌以适当的生长空间。另外,减少用药的次数也可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以预防为主的施药间隔为2个月,季节交替期间可以适当增加。 最后介绍2则小窍门: 1、播种后,如逢连续阴雨,盆土过于潮湿,盆内极易爆发真菌,此时必须给药。但是由于盆土已经处在一个非常潮湿的状态。再进行常规施药无疑中给潮湿的环境又增加了水分,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十分不利的。这时,可以将药物的干粉直接均匀地撒在盆面,而不需用水进行稀释后喷灌。 2、常规灭菌药物是使用滑石粉作为载体的粉状物,(我们看到的白色粉末其实就是滑石粉,而真正药的成分是看不到的)稀释喷灌后,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斑,影响植物美观和光合作用,而且很难清除。建议在药物进行配比稀释后静置2小时,待滑石粉沉淀后,仅使用上清液进行喷灌(也就是药物的有效成分),则可避免以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