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1 病原、症状 1.1 病原 据专家诊断,病原体为纤维粘菌科的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pcokumnaris)。 1.2 症状 体色发黑,在水面或网箱四角漫游,不吃食,鳃丝腐烂发白,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并常带污泥,鳃盖骨表面常被腐蚀成透明小窗。 2 流行情况 2.1 流行期 在新泰市网箱内6—10月流行,以7—9月为最高峰期,水温25—35℃。建鲤鱼种培育网箱在寸片进箱后40天左右开始发病,到7月份间隔性发病数次。建鲤成鱼多发病在7—8月份,但10月份暴发的烂鳃、赤皮综合症,往往不易控制,并造成较大损失。 2.2 危害性 主要危害网箱养殖的建鲤,当年鱼种感染率特别高,危害性大,是造成网箱养鱼死亡率高的第1大病害。 2.3 发病率 网箱养殖时间长的水库高于初放网箱的水库。放养密度大,网箱之间距离近的发病率较高。 3 病因分析 3.1 鱼种不消毒或消毒不严格。从外地购进或本市调剂的鱼种因放养时水温较低,多数养殖单位和个体养殖户忽略了防病措施,未经严格消毒即入箱,带进了病原菌。 3.2 鱼体操作受伤或寄生虫(如车轮虫等)致伤后 继发性感染,这种情况往往由于生产操作不细致和没有定期杀灭寄生虫。 3.3 密度大,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环境不良。网箱养殖使水中有机物增多,生化耗氧量大,分解产生有毒物质,造成病原菌乘机入侵。 3.4 防病意识差。发病后病死的鱼有的直接从网箱中捞出倒入大水面随风漂流,病原菌四处传播,造成大面积流行,相互感染。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4.1.1 进箱前消毒鱼种 使用15—2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 4.1.2 定期泼洒消毒药物,挂袋消毒 进箱后每箱用0.1kg菌毒净或0.25kg漂白粉每半月左右消毒1次,每隔1个月用敌百虫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挂袋1次。每半月左右每亩用生石灰50kg对网箱周围泼洒消毒。 4.1.3 定期投喂药饵 在烂鳃病的多发季节(7—8 月)每半月左右定期投喂3‰的土霉素药饵,连投3天为1个疗程。 4.1.4 控制网箱设置数量和放养密度 首先增大网箱间的距离,使网箱与大水面的比例控制在1:100左右,网箱间隔行距50m以上,箱距5m以上。 每个网箱(5m×5m×2.5m)放养数量控制在3500~4000尾。 4.1.5 防止病原传播 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对捞死鱼的工具(捞海、船只等)及时用漂白粉或菌毒净消毒。 4.2 治疗 4.2.1 投喂药饵 用5‰的土霉素混合到饲料原料中,经颗粒机加工成型后,连续投喂3天。或1‰红霉素药饵投喂3天。 4.2.2 消毒浸洗 用帆布或塑料薄膜制成比网箱稍大的容器装住网箱,向箱内泼洒15—20×10-6的漂白粉,浸洗20分钟(同时用氧气瓶向网箱内充氧),连续浸洗3天。 4.3 疗效 1996年采取上述措施对部分网箱防治,用药后2—3天即停止死鱼,5天后死鱼完全停止。由于烂鳃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在全市推广后,50多亩网箱很少因该病造成重大损失。
规格型号:计量单位:产品单价:供求数量:
以上信息由李丹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山东省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