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种类造成黑?死亡的病害种类很多,但主要是寄生虫病(包括蠕虫病
和寄生甲壳动物)及细菌性疾病。
蠕虫病主要是异斧虫,属于单殖吸虫(雌雄同体)。病原寄生在鱼体的腮弓上,以宿主的血液为食。当寄生数量多时,宿主分泌大量黏液,腮瓣变白或出血,甚至崩坏,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不摄食,体色变黑,体质弱,无力游泳。
寄生甲壳动物寄生甲壳类主要有鳋类、鱼虱类寄生在鱼类的口腔、鳃腔和体表。由于这些寄生虫个体较大,一般肉眼均可看见。
细菌性疾病为继发性疾病。细菌种类主要是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等。鱼体感染后表现出血和溃烂症状。
水霉菌病在黑?养殖中的6月下旬到9月中旬期间,由于海水水温的回升较快及夏季水温的增高,饲育水体的交换量差或水的过滤不佳,为水霉菌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最佳条件,从而导致水霉菌病在鱼体体表的附生,患病严重的鱼体体表附一层白膜,受伤的鱼体擦伤部位常有霉菌入侵到真皮组织,印发皮肤的溃烂、充血、鳍的赤红溃烂,并发弧菌的滋生,最终导致鱼的死亡。
二、发病机理自然海区普遍生长着蠕虫和寄生甲壳动物,它们在海水中游动寻找宿主,常常寄生在黑?的腮弓上,以吸食鱼的血液为生,引起鱼腮出血,鱼因此感觉不适,腮部发痒,就游到网边在网上磨擦,导致腮盖和鱼体损伤,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损伤部位出血甚至溃疡。在病态下,黑?游泳无力,摄食量降低甚至不摄食(解剖可看到鱼为空胃),体质极弱,最后衰竭而死亡。
三、网箱养鱼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海区选择问题网箱养殖海区的选择,既要考虑最大限度满足海水鱼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要考虑符合网箱养殖方式的特殊要求,应选择背风向阳、潮流畅通、风浪较小的沿海内湾海区。海区要有一定深度,保证最低潮时箱底距海底在1.5米以上。海区流速在1米/秒以内,避免洄旋流海区。
网箱布局问题有些网箱分布在半封闭的内湾,布局不合理,设置过密,大大超过海区环境容纳量。有效水体的鱼类养殖密度太高,每立方水体多达50多尾,致使水流不畅,局部严重缺氧,网箱内鱼类大量窒息死亡。
管理问题日常管理不够规范,投饵比较盲目;夏季投喂的小杂鱼新鲜度较差,冻品鱼的氨氮等指针均超标;死鱼随手乱扔,病鱼处理液、生活垃圾等都往海里倾倒,加剧海区污染。
饲料问题当前投喂的饲料大多数为鱼糜饵料,该饵料会引发以下五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剧对近海资源的破坏;二是污染海域环境;三是由于天气、季节、海况等变化,无法保证每日有足够的饲料鱼供应,影响养殖生产;四是由于水质、底质污染及饲料鱼无法保证供应,会诱发病害的发生;五是饲料系数高、营养不平衡,造成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
鱼病的控制问题网箱养殖长期投喂冰鲜杂鱼,严重破坏海区养殖环境,病菌滋生,鱼病问题日益复杂。加之盲目投药、过量用药,不但污染了水质,加大了病原体的抗药性,提高了养殖成本,还直接危及人类健康。
四、疾病的控制措施对黑?病害的防治,着重强调“防重于治”。黑?生活在水中,通常情况下其体质状况不易观察到,这对及时发现患病个体并进行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难;其次,鱼患病后,大多数失去食欲,不吃食,药物难以按要求的剂量进入其体内。所以,对养殖鱼类的病害防治重点应放在预防和控制方面,治疗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补救措施。采用的“健康养殖”管理措施有:1.放养健壮和不带病原的苗种,控制放养密度,要求放苗密度不要太大,根据鱼体的生长情况,及时分苗,调整放养密度,减少同一种类接触传染的机会,以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
2.投喂优质饲料要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投喂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根据鱼的摄食量确定投喂量,不要过多地投喂,以免残饵污染水体,减少鱼的发病机会,及时更换和刷洗网衣,保持良好的鱼类生长环境。
3.保证充足的溶解氧水产养殖动物对于氧气(溶氧)不仅表现在呼吸直接的需要,而且还表现在其环境上的需要。保持养殖水体中溶氧在10毫克/升以上,不仅是预防养殖动物病害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养殖环境的需要。
4.加强日常管理每天测定海区水温、盐度、PH值、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当水温18℃以上时,鱼体每月进行一次淡水浴,夏季则15天淡水浴一次,以去除鱼体表面的寄生虫;必要时要进行高盐度海水浴,添加食盐至海水盐度为80‰,沐浴3~5分钟。
5.正确使用药物有些药物,例如抗菌素,如果经常使用就可能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因此不能有病就用抗菌素,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选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1)治疗鱼体寄生虫病可用甲苯咪唑、敌百虫等药物,在网箱内按鱼体的5~15%使用药物,在饵料内加入上述药物采用内服的方法也有一定作用。或者在喂鱼时使用吊药袋,每袋装敌百虫、乙酰甲氨磷、二溴磷等25~50克,15天一次。
(2)治疗细菌性疾病可使用土霉素、强力霉素,用量为每公斤鱼50~80毫克;使用氟哌酸、氟苯尼考,用量为每公斤鱼30~80毫克。
6.实施消毒措施(1)苗种消毒:可用50毫克/升PVP-I(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或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10~20毫克/升漂白粉等药浴10~30分钟。药浴的浓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养殖种类、个体大小和水温灵活掌握。
(2)工具消毒:养殖用的各种工具,例如网具、塑料和木制工具等,常是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特别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可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等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行使用。
(3)饲料消毒:投喂的配合饲料可以不进行消毒;如投喂鲜活饵料,应以100~200毫克/升漂白粉浸泡消毒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