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近年来,各种农药新品种层出不穷,这不但让经销商应接不暇,更让农民摸不着头脑,以至于在选药用药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选药盲目跟风 大部分农民购买农药比较盲目,比较依赖经销商的推荐,也没有品牌意识,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见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常跟风选择大多数人购买的产品,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没有独立的判断鉴别能力。 很多农民买农药时看的都是商品名,哪个名字叫得响,功效说得好,就选哪一个,而不注意看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使用性能说明。另外,很多农民选购农药时都想选择正打反死、立马见效的农药,认为这样的农药效果好,一味地追求速效性,忽视了产品的安全性。 二、易受奖品促销影响 现在很多农药产品销售实行有奖促销,比如买三百元的农药送电饭锅、喷雾器等,很多农民为了要礼品,刻意凑够二三百元。还有一些农民不看选购的农药质量和效果,只看带的促销品是什么。试想送的礼品价值一百多元,农药实际价值才有多少? 一些地方农药经销商花样翻新,搞起了有奖促销,像够二百元可以抓奖,大奖有电视机、电动车等,农民进城买药本来就眼花缭乱,经销商一忽悠,农民就容易“中招”。奖品促销让部分经销商短暂获利颇丰,刺激消费也确实让门店一时间门庭若市,但是促销背后却隐藏着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危机。重价格而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选择价格相对较高但质量好的农药产品,但仍然有很多农民买农药看重价格而轻视质量。十年前一般农药十元钱一斤,现在农药原药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农民还是把价格界定在十元一瓶五百克的农药,很多农民进了门,不看含量,超过十元就觉得贵。十元五百克,农药质量何来保障? 农民把低价位产品买回家,只能加大数倍使用量,不但效果不理想,持效期也不长。要么就多打上几遍药,三天一遍,五天一遍,即使地里没虫子,也要打一遍药,图的就是个安心,其实就是对农药质量不放心。这样算下来其实不但没有省钱,反而更费工费力费钱,并且还加大了对田间环境的污染。擅自加大药量 很多农民使用农药时,往往会将多种农药进行复混,而且擅自加大用量,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效果会优于单种产品,但这样做极易出现药害,并会造成农药浪费,也易造成农产品农残超标。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很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农药重复使用是重要原因。以往农民会交替使用不同农药品种,现在很多人图省心,希望购买一种全能产品,即杀虫、杀蚜、杀螨虫为一体的全能型产品。一种产品今天用了明天用,农作物一生只用一种农药,难免会出现顽固害虫。 三、有了病虫害才开始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很多农民是见虫后治虫、见病后治病,在发现有了病虫害的时候才开始应对,而不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其实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摸准害虫的发生习惯,及时、有效的防治要比发现了再去治效果好很多。而发生病虫害以后,防治难度加大,不但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也相应增加了农药用量,所以,有句话叫治卵不治虫、治虫不见虫,推崇的就是提前预防、未雨绸缪的理念。沟通不畅。 农药产品的多元化,让农民对很多农药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懂技术的经销商多加以指导。 比如很多农民认为农药的乳油剂型效果好,兑水发白就认为是真药,而兑水不发白的水乳剂则认为是劣质农药,这个问题如果不告诉农民,他们就会误以为选购了伪劣农资。还有些农药品种在这种作物上使用效果很好,但在别的作物上就不一定适用,并且在不同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也不同。这就需要农民和经销商多沟通,把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都问明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的这些农药购买和使用方面的误区,希望能给农民朋友提个醒,在今后的购药用药过程中尽量避免,少走弯路。
以上信息由李慧杰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畜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