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斑节对虾纤毛虫病(虾农俗称为“粘污”病),是斑节对虾养殖中最常见的一种对虾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见的纤毛虫主要有: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当这些生物大量粘附在对虾体壳上时,可以看到虾体表皮上有一层绒毛状物,附生在对虾鳃丝上,直接阻碍着对虾鳃部呼吸。如果与病毒性病菌和丝状细菌同时发生,极易引起对虾的死亡。 病虾症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活动迟缓,蜕壳困难;一般在土池池边停滞,高位池则在水中独游或打转或在水泥坡壁上粘附。病虾可见头胸甲壳、游泳足、尾扇上附生着一层绿色或茶绿色、茶色的绒毛状的毛状物。虾病严重时鳃部溃烂,呈黄色或黑色,并粘附很多污物。此种病害一般发生在4厘米以上虾体上。 纤毛虫病主要是因早期肥水不理想,水质不佳,放苗后水色较清,加上阳光直接照射到虾池底部,产生了大量的“土苔”(一层状如锅巴的底藻)上浮,由于无法捞起,大量下沉的 “土苔”变成了腐烂物,从而使有机质含量过多。另外中后期水色较浓和水温偏低时也容易发生纤毛虫病。 一、纤毛虫病的综合预防 1、清塘与消毒清塘可依照传统方法进行,再此不详述。池塘消毒是利用消毒剂来杀灭虾池中的病原体,达到无主要病菌目的。通常虾农都是在清洗池塘干净后利用生石灰来进行毒塘。但投放生石灰后的虾池池底pH值较高,经阳光照射后容易产生一层“土苔”,给以后的池塘肥水和中后期水质管理带来不良后果,成为纤毛虫衍生的潜在隐患。要想杜绝池底“土苔”的产生,笔者十多年来实践经验是:进水10-20厘米,每亩用2公斤硫酸铜和0.8公斤硫酸亚铁拌均,用池水泡浸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包括四周堤坝),待药效消失后(约三天)排干池水。硫酸铜可以杀灭虾池中的真菌、弧菌、丝状菌等病原体,又可起到控制虾池底部“土苔 ”产生的作用。如果遇阴雨季节池塘积水或渗水池塘采用此方法效果更佳。 2、肥水和水质管理肥水是养好虾的关键,选择优质的肥水产品至关重要。依笔者多年来经验,生物腐殖酸产品可对对虾养殖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其对有益藻类的生长和有益菌群的繁衍有促进作用,不仅能持久地保持良好的水色,平衡池水中的pH值,为天然饵料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空间,还可以抑制有害藻类生长、致病细菌的形成。另外生物腐殖酸是有效的金属“络合剂”,能与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有机络合物,降低水体毒性。生物腐殖酸还可以使水生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三者构成一种动态平衡,在水质改良和疾病防治起到良好作用。 中后期水质的管理应合理投喂,科学用药,坚持每天排污,尽量减少底部污染,保持良好的水色,调节水体pH值,控制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地杜绝纤毛虫潜在隐患。 冬天由于气候寒冷水温较低(15℃-20℃),斑节对虾食欲下降,活动能力偏差,而斑节对虾又有潜沙的习惯,给纤毛虫的粘附提供了有利条件。其预防工作可在饵料中添加御寒抗冷的中草药,配方为:干姜、肉桂、茴香、熟附子(生附子有毒)、黄芪、党参、甘草等(每公斤饵料添加本方复合粉剂3-5克,每天2-4 次,连用至水温达25℃停药)。其功效为促进对虾血液循环,提高体热,兴奋神经,促进胃肠液分泌和蠕动,增加对虾食欲能力和活动能力,及对虾在低水温下的御寒能力,从而提高了对虾对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增强了对虾的自身免疫力。 二、纤毛虫病的综合治疗 1、外用药外用药可杀灭池水中的纤毛虫病原体,防止纤毛虫继续蔓延。使用方法:选择阴晴天上午8-10点,用饲料级七水硫酸锌500克/亩·米,或一水硫酸锌250克/亩·米,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开启增氧机搅动池水,增强池水流动性,使药分布均匀。用药后的第三天上午换水20-30厘米(有条件可兑对淡水),连续三天,刺激对虾蜕壳。注意使用硫酸锌七天内不得使用消毒剂、微生物制剂或肥水剂等,否则对虾极易复发纤毛虫疾病。 2、内服药由于纤毛虫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使用外用药的同时,需根据对虾的症状进行综合治疗。首先使用“促进对虾食欲增加、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的中草药。配方:山楂、神曲、薄荷、麦芽、八角、黄芪、甘草,黄柏、大黄、黄芩、乌药等(每公斤饵料添加本方复合粉剂5克,每天2-4次,连服5-7天)。配方主要是以帮助对虾消化、增强胃肠液分泌、抑制肠道发酵、提高对虾免疫力的中草药为主,结合使用广谱抗菌的草药。使用上述方剂5-7天后,再服用清凉解毒、保肝养肝和提高对虾免疫力的中草药。配方为:茵陈、丹参、虎杖、鸡骨草、黄芪、金银花、甘草、党参等(每公斤饵料添加本方复合粉剂5克,每天2-4次,连服 5-7天)。此药可使对虾的肝胰脏得到修复,进一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达到治疗目的。如果对虾蜕壳困难可每公斤饵料用:马齿苋(鲜)10克,神曲5克(二药合煮后去渣留液)每天一次,连服3-5天。
以上信息由魏玲玲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省济宁市西郊开发区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