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笔者下乡经常遇到果农提问和在生产中发现,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污染环境和浪费了农药,又增加了成本。因此,笔者深入果园和走访果农对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防效的对策,供果农。 使用化学农药是果树保护的重要手段,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但是,笔者下乡经常遇到果农提问和在生产中发现,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污染环境和浪费了农药,又增加了成本。因此,笔者深入果园和走访果农对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防效的对策,供果农。 使用效果差的原因 1.不能对症下药。没有查明病虫发生情况,不少果农就单凭经验和传统做法,不管什么病虫,去年施什么药,今年喷什么药;别人打什么药,自己用什么药。更有甚者,把潜叶蛾虫斑当褐斑病防治,这样用药多无效果。再一种情况是病虫明确,用药不对路,如多菌灵、甲托等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基本无效;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防治螨类害虫不仅效果差,而且易产生抗生,同样收不到理想效果。 2.打“45险”药。据调查,好多果农由于担心病虫为害,形成一种安心求稳的心理,在防治病虫时,不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定喷药时间和喷药种类,而是增加用药次数打“保险”药。 3.抓不住防治关键期。每种果树病虫在防治上都有最佳适期,一旦错过难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无效。如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12~20天以内嫩叶,应在新梢旺盛生长期喷药效果好;而苹果褐斑病危害成叶在新梢停长期用药最好;桃小食心虫防治适期在5月底6月份老熟幼虫出土和入果前卵初盛期。调查发现,不能适期喷药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打完一遍药需要5~10天,个别村在6~8月份,除了下雨天之外,几乎天天有人在果园打药,严重影响防治效果。 4.药剂混配不合理。科学地混配农药,具有增效、一药多治、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功效。但部分果农缺乏理论根据,每次将几种农药混配,而且加叶面肥料,达到防病、治虫和追肥的目的。好多果农并不知道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农药太多数已是复配剂,用复配农药再混合,不仅加大用药量,降低药效,而且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 5.喷药质量差。据调查,除用药量不足和随意降低和提高使用浓度外,气候因素、用药方式、使用方法都有影响。特别是农药没有喷在要害部位和着药不全面是喷药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如喷灭幼脲3号防治金纹细蛾千万不能忽视叶背面。另外,果园密植郁闭,喷药困难,不能全面着药,也影响了喷药质量和防治效果。 6.果农用药受误导。据果农反映,当前社会一些农药生产经营部门,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利用广告、印发防治历、发明白纸、入村办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有的随意夸大产品作用和效能,误导果农花钱买药。结果造成果树损失掺重,使果农在心理上受到严重损害。 7.缺乏必要的测报措施。由于近几年来基层测报工作跟不上,果农得不到及时准确的病虫害发生动态情况,导致了喷药时间、用药种类上把握不准,防治效果差。另外,当前果园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防治上难以统一,也影响了防治效果。 提高防效措施 1.搞好预测预报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对定点果园进行系统观察,利用性诱剂、黑光灯、杀虫灯等新技术,进行病虫测报,及时准确地为果农提供病虫发生情况。使果农准确把握喷药时间和防治对象,做到对症下药,适期防治。同时,要组织好各家各户做到统一防治。面上联动,提高防治效果。由于农药种类繁多,各种果树农药反应各不相同,针对防治对象选用对症农药。如杀菌剂中的甲基托布津对轮纹烂果有效,对斑点落叶病则无效。杀虫剂中菊酯类农药对蛀果食叶害虫有效,对螨类效果差或基本无效。 2.适期防治。不同病虫害应选择不同的防治适期,才能收到良好防治效果。对虫害最好选择在农药敏感期用药,以卵和初孵幼虫期施药为好。如灭幼脲防治潜叶蛾以初孵1~2龄小幼虫期喷药效果好,对病害应在始发期和初发期喷药,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后再喷药效果差。如轮纹烂果病应在苹果谢花后7~10天开始喷药,防治病菌侵染。 3.科学用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防治指标,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用药。要做到治少、治早、挑治和兼治,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目的是节约农药,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同时,要合理混配农药,应根据病虫害防治实质需要,按照农药性质和功效,以扩大防治对象延缓病虫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另外,不要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1种农药1年内最好使用1次。最多不超过2次。 4.保证喷药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和提高防治效果,在使药过程中应做到喷药均匀,着药全面,雾化要细,要作到先树上后树下,先内膛后外围。内外都要喷透,枝干都要着药,特别是防治病害和微体虫害。不要用喷枪使药,不仅雾化不良,用药量大,而且药液分布不均,防治效果差。另外,对密集郁闭果园要进行改造,达到通风透光,喷药方便。 5.提高果农素质果农要学习掌握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农药知识等综合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辨别疑难问题和真假农药的能力,避免上当受误导。对搞不清有效成分的农药和新产品,可向技术部门咨询,不要乱用。对生产和经销部门印发的防治历,,不能照搬,应根据病虫发生实质情况有针对性用药。
笔者下乡经常遇到果农提问和在生产中发现,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污染环境和浪费了农药,又增加了成本。因此,笔者深入果园和走访果农对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防效的对策,供果农。
使用化学农药是果树保护的重要手段,具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但是,笔者下乡经常遇到果农提问和在生产中发现,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污染环境和浪费了农药,又增加了成本。因此,笔者深入果园和走访果农对果园中使用农药效果差的原因进行了认真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提高防效的对策,供果农。
使用效果差的原因
1.不能对症下药。没有查明病虫发生情况,不少果农就单凭经验和传统做法,不管什么病虫,去年施什么药,今年喷什么药;别人打什么药,自己用什么药。更有甚者,把潜叶蛾虫斑当褐斑病防治,这样用药多无效果。再一种情况是病虫明确,用药不对路,如多菌灵、甲托等杀菌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基本无效;敌杀死等菊脂类农药防治螨类害虫不仅效果差,而且易产生抗生,同样收不到理想效果。
2.打“45险”药。据调查,好多果农由于担心病虫为害,形成一种安心求稳的心理,在防治病虫时,不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定喷药时间和喷药种类,而是增加用药次数打“保险”药。
3.抓不住防治关键期。每种果树病虫在防治上都有最佳适期,一旦错过难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无效。如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危害12~20天以内嫩叶,应在新梢旺盛生长期喷药效果好;而苹果褐斑病危害成叶在新梢停长期用药最好;桃小食心虫防治适期在5月底6月份老熟幼虫出土和入果前卵初盛期。调查发现,不能适期喷药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村打完一遍药需要5~10天,个别村在6~8月份,除了下雨天之外,几乎天天有人在果园打药,严重影响防治效果。
4.药剂混配不合理。科学地混配农药,具有增效、一药多治、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的功效。但部分果农缺乏理论根据,每次将几种农药混配,而且加叶面肥料,达到防病、治虫和追肥的目的。好多果农并不知道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农药太多数已是复配剂,用复配农药再混合,不仅加大用药量,降低药效,而且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
5.喷药质量差。据调查,除用药量不足和随意降低和提高使用浓度外,气候因素、用药方式、使用方法都有影响。特别是农药没有喷在要害部位和着药不全面是喷药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如喷灭幼脲3号防治金纹细蛾千万不能忽视叶背面。另外,果园密植郁闭,喷药困难,不能全面着药,也影响了喷药质量和防治效果。
6.果农用药受误导。据果农反映,当前社会一些农药生产经营部门,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利用广告、印发防治历、发明白纸、入村办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有的随意夸大产品作用和效能,误导果农花钱买药。结果造成果树损失掺重,使果农在心理上受到严重损害。
7.缺乏必要的测报措施。由于近几年来基层测报工作跟不上,果农得不到及时准确的病虫害发生动态情况,导致了喷药时间、用药种类上把握不准,防治效果差。另外,当前果园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防治上难以统一,也影响了防治效果。
提高防效措施
1.搞好预测预报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对定点果园进行系统观察,利用性诱剂、黑光灯、杀虫灯等新技术,进行病虫测报,及时准确地为果农提供病虫发生情况。使果农准确把握喷药时间和防治对象,做到对症下药,适期防治。同时,要组织好各家各户做到统一防治。面上联动,提高防治效果。由于农药种类繁多,各种果树农药反应各不相同,针对防治对象选用对症农药。如杀菌剂中的甲基托布津对轮纹烂果有效,对斑点落叶病则无效。杀虫剂中菊酯类农药对蛀果食叶害虫有效,对螨类效果差或基本无效。
2.适期防治。不同病虫害应选择不同的防治适期,才能收到良好防治效果。对虫害最好选择在农药敏感期用药,以卵和初孵幼虫期施药为好。如灭幼脲防治潜叶蛾以初孵1~2龄小幼虫期喷药效果好,对病害应在始发期和初发期喷药,尤其是保护性杀菌剂发病后再喷药效果差。如轮纹烂果病应在苹果谢花后7~10天开始喷药,防治病菌侵染。
3.科学用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观念,根据防治指标,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用药。要做到治少、治早、挑治和兼治,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目的是节约农药,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和果品的污染。同时,要合理混配农药,应根据病虫害防治实质需要,按照农药性质和功效,以扩大防治对象延缓病虫抗性,提高防治效果。另外,不要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1种农药1年内最好使用1次。最多不超过2次。
4.保证喷药质量。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和提高防治效果,在使药过程中应做到喷药均匀,着药全面,雾化要细,要作到先树上后树下,先内膛后外围。内外都要喷透,枝干都要着药,特别是防治病害和微体虫害。不要用喷枪使药,不仅雾化不良,用药量大,而且药液分布不均,防治效果差。另外,对密集郁闭果园要进行改造,达到通风透光,喷药方便。
5.提高果农素质果农要学习掌握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农药知识等综合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辨别疑难问题和真假农药的能力,避免上当受误导。对搞不清有效成分的农药和新产品,可向技术部门咨询,不要乱用。对生产和经销部门印发的防治历,,不能照搬,应根据病虫发生实质情况有针对性用药。
以上信息由李本斌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饲料主要包括粗、精饲料及一些补充饲料,这是笼统的提法。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精料生产已为广大厂商所接受,推出了牛发育(生理)各阶段饲养使用的配合颗粒料、蛋白补充料、犊牛人工乳等产品。自己加工配料的时代已开始成为过去。实际上牛饲料多年的矛盾主要是粗饲料,质量差,品种单纯,没有专有品种,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就连北京这样奶业发达的城市,至今仍有不少较大牧场(300~400头),靠收购农户的掰棒玉米秸作青贮,靠入冬后的野山草(俗称牙签)来解决粗饲料的问题。粗饲料应该在奶牛日粮干物质中占50%最为理想。靠秸秆、木质化的山草是不成的,必须提高粗饲料的质量,以及做好不同品种间的搭配。 1.提高质量的方法 首先是建立饲料基地,养多少牛有多少饲料来源,我们的养牛多是 “薄利”甚至“亏损”的原因就在于此。 2.其次是适时收割 以营养价值高的苜蓿草为例,营养期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喂奶牛可每头日产标准乳20.5千克,初花期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只能生产6.8千克标准乳。到结荚时收割的干草每千克干物质仅生产2千克标准乳。禾本科牧草收割期以抽穗至开花期为宜。(注:一年生禾草草应在灌浆期,一年生豆科牧草应在结 3.妥为保存 仍以苜蓿干草为例,落叶与否决定其营养价值的损失大小。叶在整株苜蓿重量中占50%,而叶所含的蛋白质与胡萝卜素分别占70%和90%。因此,在晒制与保存干草中不被雨淋、不发霉、不在搬运与加工中抖掉叶片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干草如果是绿色或黄绿色,说明胡萝卜素的含量正常或基本正常。遭雨淋与暴晒的干草不仅维生素损失很大(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D等),而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的损失也是可观的。发过霉的干草喂牛会使牛患中毒性肠炎,甚至使妊娠中断。 干草中经常混有异物,过去是金属、玻璃类;现在又加上塑料类制品(薄膜、尼龙绳、包装用品)为了清除它,加一道工序是必要的。 如果是制用青贮时除按营养期(玉米以腊熟期为宜)收割外,还要注意水分含量在70%为 宜,水分过高可以晾晒一个短时间或制作时添加一些吸水性好的饲料,如:干甜菜渣、干草、秸秆、糠麸之类。 容器视条件而定,但应选放在排水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原料都要切碎(短)、压实,做到边装边压(尤其窖的四周边)。及时封窖,要十分密闭,尽快形成无氧条件。 设施要在使用前不漏气,不渗水,保证饲料的发酵品质。如果设施简陋可以上下、左右都用塑料薄膜包装,上面压重物(土窖压土8~10厘米),为了防雨淋、冰冻,可在窖上搭荫棚(同时兼作干草棚)。 为了提高青贮的营养价值,在制作过程中可添加生物制剂(如发酵活干菌)、化学制剂( 有机酸、尿素类)、矿物质及精料制成品等。 开窖使用时要防止二次发酵的损失,包括运入牛舍内的青贮都要边喂边送,不存放,特别是夏天及多霉雨的季节。 常年饲喂青贮能保持奶牛日粮结构中粗饲料品的稳定性,便于控制精料组成,自然产奶量会相对稳定。目前新建牧场推行的“完全混合”日粮就更好地解决了这个稳定问题。 奶牛各饲养阶段日粮组成示例: 后备牛 0~6月龄,4~7日龄开始训练采食精、粗饲料(干草品质应优),30日龄后,精 料增加到1千克,6月龄之前增至2~2.5千克。 5~6月龄青贮平均头日量3~4千克,优质干草1~2千克。 7~18月龄,精饲料由头日量2~2.5千克,19月龄至初产逐步增至3~3.5千克。青贮饲料头日量由10~15千克增至15~20千克,干草头日量由2~2.5千克增至3千克。 干奶牛 干奶期60天,精料视粗料品质而定,由0.5千克至3千克/日·头,青贮饲料头日量10~15千克,优质干草3~5千克,糟渣类、多汁料头日不过5千克。 泌乳牛 分娩后1~3日内精料可达4千克,青贮饲料10~15千克,干草2~3千克。 分娩后4~7天 精料每日以0.5~1千克的量增加,根据食欲状况逐步增加青贮饲料、干草及多汁料量。每日仅能增加0.5~1千克。 泌乳盛期 (体重550~650千克,乳脂率3.5%) 日产奶20千克给精料7~8.5千克,30千克奶时给8.5~10千克,40千克奶时给10~12千 克。 粗饲料给量青贮饲料头日20千克,干草4千克以上,糟渣12千克以下,多汁料3~5千 克。 精、粗饲料比65:35~70:30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天。 泌乳中期 (按600~700千克体重,乳脂率3.5%) 体况恢复到正常每日应有0.25~0.50千克的增重。头日产奶15.0千克给精料6.0~7.0千克;日产20千克奶给6.5~7.5千克;日产30 千克奶给8.0~7.0千克。粗饲料青贮饲料头日给量15.0~20.0千克,干草4.0千克以上。其它同上。 泌乳后期 精料给量头日6~7千克,青贮饲料头日不低于20.0千克,干草4~5千克,糟渣不超过20.0千克。该期母牛的头日增重在0.5~0.7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