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农网RSS源 · 商机RSS源 · 手机客户端 · 广告服务· 服务介绍· 投稿中心· 收藏金农网·设为首页
 用户账号: 密   码: 验证码: ←点击获取验证码     新用户注册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注册为金农网新用户!

您所在的位置: 金农网首页 > 供应信息 > > 正文



今年大黄种子价格多少钱一斤
金农网 2017/06/19 18:21:55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今年大黄种子价格多少钱一斤

发布时间:2017/06/19 18:21:55

信息编码:2155348218.shtml

金农网农业百科:


  为正确评估当前地区棉花生产形势,对今年棉花产量趋势做出科学判断,及时总结棉花栽培管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效果及存在问题,阿克苏地区三级农技推广机构于2012年7月25日-7月30日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了棉花中期调查工作。为认真组织好本次调查,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门进行了研究和布署,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棉花中期调查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提高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和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今年在调查时间、调查内容、取样方法、数据汇总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要求。各县(市)对本次调查工作普遍较为重视,抽调了大量技术骨干于7月25日至30日按照统一规定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完成了棉花中期调查工作,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汇总分析。期间,地区农技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前往部分县(市)对本次调查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查,并与当地农技人员、棉农就今年的棉花生长发育特点、当前棉花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探讨交流,以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调查方案,要求各植棉县(市)农技部门对本县(市)所有植棉乡(镇)、场、生产企业分别抽取9~10个100亩以上棉田进行调查。据统计,本次全地区各植棉县市共调查100亩以上连片条田434个,累计调查面积66500亩,其中陆地棉382个,长绒棉52个,含滴灌棉田213个,果棉间作田117个,调查范围、条田数量、调查面积均符合要求。

  一、当前地区棉花生长状况及今年产量趋势分析

  (一)当前细绒棉生长发育及结铃基本情况

  通过对各县(市)上报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详见附表),结果为:与去年地区棉花中期调查同期数据相对比,今年全地区细绒棉平均株高为70.66cm,较去年同期增加1.89cm;平均果枝数8.39台,较去年同期增加0.23台;平均单株大铃数3.68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23个;平均单株小铃数2.97个,较去年同期增0.08个;平均单株花数0.86个,较去年同期少0.04个,平均单株蕾数5.2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28个。调查涉及条田平均亩保苗株数为1.28万株,较去年减少0.08万株,按保苗株数折算,现有亩总大铃数为4.7万个,较去年同期减少0.63万个;亩总小铃数3.8万个,较去年减少0.16万个,亩总花数1.12万个,较去年减少0.11万个;亩总蕾数6.74万个,较去年增加1.29万个。每亩花、蕾、铃总数达到16.36万个,比2011年增加0.39万个。

  (二)当前长绒棉生长发育及结铃基本情况

  长绒棉各调查点今年平均株高84.65cm,比2011年略低1.2cm;平均单株果枝数12.17台,与去年基本持平;平均单株大铃数5.68个,较2011年减少0.51个;平均单株小铃数2.85个,较2011年同期减少0.34个;平均单株花数0.56个,较2011年同期略少0.14个;平均单株蕾数4.84个,较2011年同期增加0.29个;今年调查条田内长绒棉亩保苗株数1.37万株,较2011年减少0.05万株;折合亩总大铃数8.46万个,较2011年同期减少1.03万个;平均亩总小铃数4.25万个,较2011年少0.58万个;平均亩总花数1.11万个,较2010年略少0.21万个;平均亩总蕾数6.62万个,较2010年减少0.23万个;每亩花、蕾、铃总数今年为20.22万个,较2011年同期减少1.6万个。

  (三)对今年棉花产量趋势的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今年全地区细绒棉平均单株大铃数和亩总大铃数较去年略有减少,但蕾数明显增多,亩花、蕾、铃总数与去年持平略增,表明今年伏前桃比例较去年降低,伏桃和秋桃占比增加,总体接近或略好于历年平均水平。从全地区细绒棉普遍的长势长相看,今年普遍较为稳健,旺长和早衰棉田占比相对较少,加之7月中下旬、8月上旬气温适中,未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可有效减少脱落,提高小铃及花蕾成铃率。因此,只要后期田管措施到位,8月中旬后热量充足不出现持续降温降水过程,有望获得好收成。但考虑到今年多个县(市)多次遭受特大冰雹灾害,受灾程度之重、面积之大历史罕见,致使全地区约17万亩棉田绝产。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扣除因受灾绝产的面积,今年地区细绒棉单产水平有望与去年持平或略增。因棉花总播面积较去年相当加之因灾绝产面积较大,预计总产将比去年略有下降。

  长绒棉从调查数据看,除蕾数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不如去年,预计今年地区长绒棉单产水平与去年持平或略低。因此后期需加强田间管理,特别要注重水肥运筹,促进中上部提高成铃率,力争长绒棉获得好收成。

  二、播种至目前地区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回顾

  (一)开播较早,但播种期内温度偏低,出苗期明显推迟,出苗率略好于历年但差于去年

  今年地区棉花开播期与去年相当,最早于3月30日左右开始播种,但受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影响,4月4~6日部分地块停播,但随后各县(市)加快了棉花播种进度,由于机力充足,播种进度较快,全地区除部分棉田因水情影响播期延迟至4月25日后,绝大部分棉田在4月25日前完成播种工作,总体播期与去年相当。但受4月中下旬气温偏低的影响,全地区4月12日前播种的棉花普遍出苗缓慢,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棉田播种至齐苗时间长达15~18天,较历年推迟3天以上。据调查,今年地区平均出苗率约在87%左右,略低于去年,但明显好于2010年。另外,从本次棉花中期调查对保苗株数的统计结果可见,与2011年相比,亩保苗株数今年只有温宿持平、乌什略增,其余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二)苗期生长缓慢、长势偏弱

  今后5月至6月上旬,各次棉花生育动态监测结果均显示株高、主茎真叶数、主茎日增长量几项指标低于去年同期值,由于出苗延迟、苗期气温偏低,各县市无论细绒棉和长绒棉均表现出生育进程滞后现象。大多棉田与去年或历年同期相比表现棉苗较?弱,叶片窄小,生长量不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上述情况也有有利的一面,相对于2011年棉花播种至苗期阶段持续高温,棉苗生长过快,加之化调不及时而出现的“高脚苗“、“旺长苗”现象突出,今年棉花苗期的相对生长缓慢,产生了一定的“蹲苗”效应,防止了苗期因营养生长过旺而导致水分和养分的大量消耗。今年细绒棉普遍表现出第一果枝高度普遍降低、下部节间缩短,为后期管理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三)进入6月后气象条件有利,棉花生长发育稳健,长势良好。

  根据气象资料,今年1至8月间地区范围热量条件略好于历年,但差于去年。截止到8月上旬,地区10℃、15℃和20℃累计稳定积温比历年偏多110℃、250℃和150℃。与去年相比,10℃积温偏多60℃,15℃、20℃积温分别偏少150℃和80℃。今年除4月棉花播种期间天气情况对棉花出苗不利外,其余各阶段天气状况均对棉花生长总体较为有利。主要表现一是5月虽气温略偏低,但棉花生长期间也未遇到长时间低温寡照的天气过程,棉花生长虽缓慢但对“蹲苗”有利;二是6月以来气温回升较快,棉花进入蕾期后热量较为充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经过前期的“蹲苗”过程,有利于后期通过加强水肥供给促进苗情转化;三是7月至8月上旬持续高温天气少,有效缓解了因高温、干旱造成的大量蕾铃脱落;四是虽然降水较多,但基本未出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对部分棉田缓解旱情较为有利。

  (四)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较低,基本未对棉花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从棉花播种以来的棉田病虫害发生情况看,属历年较轻水平,地区常年发生的棉蓟马、棉铃虫均呈较轻发生态势,基本未对棉花生长造成大的影响。棉花出苗期间棉蓟马危害株率及百株虫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无头棉率和多头棉率少于去年和历年,棉花叶片始终保持完整,破损率较低;今年棉蚜发生较早,局部片区棉蚜一度扩散蔓延较快,但5月下旬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全地区基本未出现伏蚜为害情况,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棉铃虫在棉田危害株率及虫量也低于历年同期。随着地区林果面积的不断扩大,果树与棉花虫害交叉传播为害的现象日趋明显,其中棉叶螨发生期不断提前、为害程度不断加重,己逐渐上升为地区棉花主要害虫,部分地块已出现因棉叶螨为害接近绝产的现象发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三、棉花生产管理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棉花作为阿克苏地区传统的支柱与优势产业,在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地区大力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但棉花生产以其良好的生产效益,现阶段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今年地区及县市领导对棉花生产始终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措施着力提高单产,努力增加生产效益,继续巩固地区棉花产业的优势地位。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生产管理力度普遍加强

  今年地区及县(市)领导高重视棉花生产,采取多项有力举措促进棉花生产提质增效。一是下达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为全面提升棉花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地区制定了全地区平均单产达到120公斤、棉花亩产皮棉160公斤高产创建、棉花亩产200公斤高产攻关等目标任务,促进地区棉花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连续开展“棉花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将棉花滴灌作为促进地区棉花生产节水增效的重大举措,制定了“2012年棉花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地区农业局、水利局已连续组织开展两次工作督查,有力促进了棉花高效节水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围绕棉花的技术服务工作全面展开。地区农技系统全面开展了棉花高产示范和高产攻关工作,要求农技人员亲自抓示范、搞服务,以点带面推动地区棉花生产水平的不断进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县市对高产示范区和超高产示范点全面进行了落实,选派了大量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及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落实好各项重点栽培管理技术的落实,提高各项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以此不断挖掘棉花生产潜力,促进地区棉花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二)棉田管理措施基本到位,膜下滴灌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

  今年全地区新增棉花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使地区棉花滴灌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左右,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应用从部分国营农场、生产企业、植棉大户推向普通农户,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运行效果明显改善。在运行管理及配套栽培技术上,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强化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进步,滴灌棉田棉花长势明显好于沟灌棉田,农民对发展棉花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为使全地区农技推广部门全面深入介入膜花滴灌技术服务,地区农技中心年初制定了《地区农技系统贯彻落实“高效节水管理增效年”活动、全面开展棉花滴灌技术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农技部门将棉花滴灌技术服务作为全年农技工作的重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展服务工作,基本做到每个滴灌首部均有一名农技人员开展服务,有效保障了各阶段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落实,使棉花滴灌节水增产效果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肥料投入充足、土肥水技术措施有效

  各县市将增加植棉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到位率作为提高棉花单产,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宣传、引导棉农合理投入。各县(市)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抓手,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地力水平、产量目标分别制定了棉花施肥技术指导方案,普遍基施农家肥2吨以上,磷酸二铵或三料磷肥25~30公斤,尿素30~35公斤。为保证棉花花铃期的需肥要求,将部分磷肥和30%左右的氮肥用作追肥,结合头水和二水进行了追施。为保证滴灌棉田的肥料投入,今年各县市加强了滴灌专用肥的集中采购力度,根据地区农技中心制定的滴灌棉田施肥方案,各地根据本区域土壤肥力基本状况,加大了滴灌肥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各县市均选择本地经过认证的滴灌肥企业,配方和有效养分含量基本符合要求。平均每亩总滴肥量达到35公斤以上,保障了滴灌棉田中后期养分的充足供给,全地区80%以的滴灌棉田实现全部使用棉花滴灌专用肥。

  四、棉花中后期田管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地区棉花生产的良好形势,为确保今年棉花取得较好收成,还要进一步注重加强中后期管理,以保铃增重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苗情棉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棉田水肥管理。对于目前生长较为正常的棉田,视棉田墒情及长势情况,把握好浇灌三水和四水时间,并注意两水间隔期,保持棉田适当湿度,利用水肥调控,防止出现早衰及旺长,沟灌棉田于8月20日左右停水。

  2、做好滴灌棉田中后期滴水滴肥管理。从8上旬开始,正常棉田应视天气及棉花长势情况,滴水2~3次,要利用滴灌水肥易于控制的优势,及时调整滴水次数及滴水量,保持棉花不旺不衰。对于目前出现早衰迹象的棉田,要适当加大滴水量和滴水次数,并增加滴肥用量,以利于延长棉花根、叶功能期,提高中上部成铃率,增加铃重;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要注意控制滴水次数和滴水量,适当延长滴水间隔期,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3、对有脱肥早衰迹象的沟灌棉田,可结合灌水,适时适量追施5~8公斤尿素,并适当喷施以磷钾及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以促进花蕾成铃,减少脱落,增加铃重。

  4、对于明显旺长、荫蔽过重的棉田,要及时进行整枝,剪除部分叶枝及无效花蕾,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同时注意严格控制灌水,并适当提早停水,以降低棉田湿度,提高成铃率,减少烂铃。

  5、中后期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可掉以轻心,要特别注重对红蜘蛛和棉铃虫加强监控,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蔓延造成大的损失。

  6、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进入8月后,棉田打顶结束,田管工作相对较少,容易放松棉田除草工作,特别对诸如田旋花这类恶性杂草,如不及时清除,会加重棉田的荫蔽程度,对棉花后期成熟、吐絮及拾花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要及时予以清除。

  7、8月20日后,对于密度较大,长势较旺的棉田应及时进行推株并拢,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吐絮。

  8、今年降水较多,晚发棉田比例偏大,预计相当数量棉田需进行人工催熟,建议提前做好乙稀利等催熟药剂的准备,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和用药量。一般情况下可从9月20日开始,对贪青晚熟的棉田,使用适量乙稀利等催熟剂进行催熟,促进棉花及早吐絮。


今年大黄种子价格多少钱一斤请咨询:18344895509(同微信) QQ:397017953 凡到我公司购买种子免费送种植资料一份。【全国统一货到付款】看到货满意再付款。 
江苏百发种子公司面向全国批发零售各种林木、花卉、造林、草坪、牧草、松柏 果树等进口种子,有占地八千余亩苗木基地 有大型的种子处理设备、采收、加工 恒温冷库、沙堆储藏、有专业的技术育种和种植人才,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确保每一粒种子的质量做到一种一芽的服务理念。欢迎各界新老朋友来人来电洽谈订购,凡在我公司订购的种子 由当天下午发货 一律快递 物流配送,支持货到付款。联系电话:18344895509 《百度力荐诚信商家》
江苏百发种子我们公司郑重服务承诺
1· 政府担保,保证客户买种子质量,对每位客户选购的种子,我们确保品种纯度和发芽率。若购买过程中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客户的一切损失均由本公司承担。
2·客户可在本 公司自由挑选,自由定价,以客户满意为准。
3·本公司出售的种子保证都有检疫合格证,做到让客户真正放心。
4·凡大批量购种客户来本公司考察,看货,我们都是免费提供食宿,
5·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使种植者,农户做到真正放心,省心

以上信息由李本斌自行发布!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李经理(男)

联系电话:18344895509

手机号码:18344895509

在线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地址:安徽旌德

邮政编码:242600

电子邮箱:www.397017953qq@163.com

信息标题:今年大黄种子价格多少钱一斤

金农网农业百科:


  各地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六种方法:第一类是地力分区法:第二类是目标产量法,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第三类是田间试验法,包括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

  一、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地力分区(级)配方法,是利用土壤普查、耕地地力调查和当地田间试验资料,把土壤按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田片,作为一个配方区,再应用资料和田间试验成果,结合当地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简便,提出的肥料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的经验,方法简单,群众易接受。缺点是局限性较大,每种配方只能适应于生产水平差异较小的地区,而且依赖于一般经验较多,对具体田块来说针对性不强。在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科学测试手段和理论指导的比重。

  二、目标产量配方法

  目标产量配方法是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本身和施肥两个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来计算肥料的用量。先确定目标产量,以及为达到这个产量所需要的养分数量,再计算作物除土壤所供给的养分外,需要补充的养分数量,最后确定施用多少肥料。包括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

  三、田间试验法

  田间试验法的原理是通过简单的单一对比,或应用较复杂的正交、回归等试验设计,进行多点田间试验,从而选出最优处理,确定肥料施用量。

  1 、肥料效应函数法: 采用单因素、二因素或多因素的多水平回归设计进行布点试验,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肥料效应方程式。根据其函数关系式,可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不同增产效果,以及各种肥料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确定施肥上限和下限,计算出经济施肥量,作为实际施肥量的依据。这一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反映肥料等因素的单一和综合效果,施肥精确度高,符合实际情况,缺点是地区局限性强,不同土壤、气候、耕作、品种等需布置多点不同试验。

  2 、养分丰缺指标法: 这是田间试验法中的一种。此法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与作物吸收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根据在不同土壤养分测定值下所得的产量分类,把土壤的测定值按一定的级差分等,制成养分丰缺及应该施肥量对照检索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测得土壤养分值,就可以从对照检索表中,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

  3 、氮、磷、钾比例法: 此法也是田间试验法的一种。原理是通过田间试验,在一定地区的土壤上,取得某一作物不同产量情况下各种养分之间的最好比例,然后通过对一种养分的定量,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以钾定氮等。

  应了解配方施肥三大系统的特点

  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目前,在全国应用的配方施肥方法很多,从基本原理方面可分为测土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和农作物营养诊断法三大系统。

  测土施肥法是在化学测定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判定土壤的不同养分丰缺程度,提出施肥建议。该方法的优点是简易、快速、价廉,可以年年进行,并可服务到每一地块,起到了配方施肥中的微观指导作用。但是测定方法不同,有效养分指标也不同。同时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种类间的肥力指标也无可比性,不具备宏观指导和调控功能。参数的校验和修正也需要不断地改进。现在应用较多的养分平衡法和土壤肥力指标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肥料效应函数法是建立在肥料田间试验和生物统计基础上的方法。将农作物的产量视为肥料的生产函数,在有代表性的地块上设置肥料效应试验,获得与各施肥量(或组合)相应的农作物产量的效益函数。因此,该方法要想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需要的周期较长、试验费用高。同时由于年份之间的气候差异,其重现性较差。现在主要用于宏观指导。

  农作物营养诊断法是建立在植物营养化学基础上的施肥技术。该方法的缺点是只能定性的反映出作物植株中养分含量的高低,而不能准确的判断出需要施用的肥料数量,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公式

  养分平衡法是以实现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养分平衡法的计算公式是:

  某种养分的施肥量 ==

  = (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 - 土壤供肥量) / (肥料养分含量 × 肥料利用率)

  公式中作物目标产量需肥量 = 作物的生物学产量 × 某养分在作物体内的平均含量;土壤供肥量由不施该养分时,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来推算;肥料利用率根据在该地块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而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要想掌握养分平衡法配方施肥技术,需要掌握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等有关参数。

来源:金农网 讨论:[农业论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金农网简介 | 服务介绍 | 会员中心 | 手机客户端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版权投诉 | 站点地图 | Sitemap | 友情链接 | 联系金农网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入网咨询电话: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间入网咨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权所有 © 2002 - 2016 金农网 保留所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黑B2-20060616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037
金农网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投诉: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站中文域名:金农网.com 金农网.中国

金农网群: 金农网| 农药 | 化肥 | 种子 | 农机 | 粮油 | 畜牧 | 园艺 | 果蔬 | 水产 | 富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