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供应求购合作代理人才土地旅游供求信息产品库
金农网首页>供应信息>正文

晚秋黄梨苗价格低

2017/08/20 11:54:09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分享到: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信息编码:5409572721.shtml
信息标题:晚秋黄梨苗价格低

金农网农业百科:

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杂食、病害少等优点。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罗非鱼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水质环境良好,放养密度不高的池塘中,罗非鱼发病率较低。然而,在一些水质环境恶劣,池底不经常清除淤泥,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和溶解氧低的高密度养池塘和网箱养殖中,罗非鱼的发病率较高,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1 细菌性疾病
1.1 运动型气单胞菌病
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1.1肠炎型
发病原因:多为水质恶化、溶氧低、氨氮高、饲料变质及吃食不匀等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经口感染。水温18℃以上流行,常与烂鳃病并发。
    症状:体色发黑,浮游于水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以至不吃食,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解剖:肠道内有黄色粘液,无食物或很少,肠壁充血,严重时呈红色,腹腔内有积水。
    防治: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内服按每100Kg鱼每天用土霉素1~3克拌饵料投喂,连续3~5天为1个疗程。
1.1.2体表溃烂型
病原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感染。越冬期,养殖密度高、水温温差大,水质差,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易使鱼患此病。
症状: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
防治:
(1)强氯精0.3ppm全池泼洒,3 天一个疗程,并视流行情况内服土霉素;
(2)二硫合剂全池泼洒。
1.2 假单胞菌病
发病原因: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
症状:外观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这是典型症状。确诊需借助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
防治方法:
(1)该菌仅感染不健康的、抗病力弱的罗非鱼,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注意环境卫生,操作小心,勿使鱼体受伤;
(2)发病鱼用溴氯海因0.4~0.5ppm全池泼洒;
(3)同时投喂免疫多糖10g/Kg饲料,维生素C5g/Kg饲料。
1.3 爱德华氏菌病
发病原因: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防治方法:
(1)放养密度要合理,池塘需清理消毒,经常换注新水;
(2)发病时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0%)1ppm全池泼洒消毒;
1.4 链球菌病
发病原因:因链球菌感染引起。
症状:从外观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病鱼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患非溶血型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有腹水储积,肛门周围发红,肠管弛缓。
防治方法:
(1)避免过密的养殖,加强饲养管理;
(2)发病时用纯二氧化氯0.3~0.5ppm,全池泼洒消毒;
(3)同时投喂大蒜素,连喂3~5天。第五天后用酶合益生素0.5~0.8ppm全池泼洒。
1.5 竖鳞病(松鳞病、鳞立病)
    发病原因: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感染。危害亲鱼为主,主要流行于静水养殖池中,流水池中很少发生。发病水温在 17~20℃之间,越冬期鱼类缺乏维生素等易患此病。
    症状:鱼体发黑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表粗糙,鳞片向外张开象松球。眼球突出,腹腔膨大有腹水,肝脾肿大。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稍加压力就有液状物体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随之脱落。
    预防:越冬前肥育,越冬期加强营养,并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投喂一些浮萍等青绿饲料,并注重补充无机盐及维生素等。
治疗:(1) 强氯精全池泼洒使池水成 0.3ppm浓度,3天一个疗程,并视流行情况内服土霉素;(2)二硫合剂全池泼洒;(3)亲鱼患病,可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 15~20mg / Kg体重。
1.6 烂尾病
    发病原因: 温和气单胞菌。鱼的尾部被擦伤或被寄生虫叮咬后,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又较污浊,水中细菌较多时,易暴发流行。
     症状:尾部鳞片脱落、发炎、肌肉坏死腐烂。并发水霉病时尾部呈白色。有的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破坏、蛀鳍、鳍条散开呈扫帚状,患病鱼常常头部朝下垂直。此病易发生大面积感染,治疗不及时亦导致大批死亡。
     预防:减少鱼体损伤,并及时杀灭鱼体内外的寄生虫。
     治疗:外用药全池泼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成 0.2ppm浓度,内服药每 100 Kg鱼每天用 1~3 g拌饲,连喂 3~7天。
1.7 细菌性败血病
    发病原因: 在罗非鱼养殖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败血病是最常的造成死亡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因是养殖水环境条件不良,操作慎、营养不良,严重寄生虫感染是发病的关键条件,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检查鱼体发现在溃疡处、腹鳍、胸鳍基部以及眼眶周围充血,肝脏灰白色、内脏、腹膜表面有局部出血。
     预防:(1)每月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 15~20ppm,保持水质清新;(2)及时清除残饵污物并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3)根据保种的技术,水温、水质及防病能力等具体情况,放养适宜密度;(4)投喂饲料新鲜,不霉变,无毒,并注意投饲的方法;(5)要及时杀灭鱼体内外的寄生虫。
治疗:采取先杀虫后杀菌外用内服相结合的方法。第 1天用杀虫药杀灭鱼体外的寄生虫,第2天使用二氧化氯0.4~0.5ppm全池泼洒,同时停食 1天,第3~5 天内服“鱼复宁”,第1天每 50Kg鱼用 0.2g拌饵投喂,第2~3 天减半。
1.8 细菌性赤皮病
发病原因:荧光极毛杆菌入侵鱼体,病灶周围鳞松动,充血发炎,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鳃盖中部色消褪。背鳍或全部鳍基充血,鳍条末端腐烂,严重的去一端,鳍间组织被严重破坏,整个鳍成破烂的扇状呈典型的“蛀鳍”。鱼体受伤后,易生此病。
防治方法:(1)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小心操作防止鱼体损伤;(2)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或用50ppm的PV碘浸洗消毒5~10min;(3)发病时用0.5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连用3天。
1.9 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病因: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所致。它是罗非鱼类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粘细菌病原体。感染是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如寄生虫叮咬或机械损伤等)时特别容易感染。水中病原菌数目越多,鱼的密度越高,水质越差,鱼的抵抗力越弱,则越容易暴发流行。该病一般在水温15℃ 以上时开始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容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而浮游于水面,鳃丝肿胀,鳃上粘液增多,污物多,呈淡黄色,亦有局部淤血呈紫红色。有菌斑、鳃丝腐烂,一般不到缺损时即死亡。镜检无大量寄生虫寄生或真菌寄生。
预防:(1)从改善环境入手及时排污,清污及换水,有条件可适当地提高水温。静水保种用光合细菌5~10 ppm的浓度全池泼洒,可有效地抑制有害病菌的繁衍与感染;(2)全池泼洒生石灰15~20ppm,一般每两周1次;(3)鳃上体表如有寄生虫要及时杀灭。
     治疗:(1)全池泼洒高锰酸钾,使池水成3ppm浓度;(2)全池泼洒福尔马林30ppm浓度;(3)全池泼洒含氯制剂:优氯净 0.5~0.6ppm,或漂粉精0.5~0.6ppm或漂白粉1ppm,连续 7天为1个疗程。如病情严重可与0.7ppm硫酸铜合用;(4)痢特灵全池洒使池水成0.3~0.5ppm浓度,或结合外用内服按每100Kg鱼每天用 1.5g拌饲投喂 3~5天,有一定的疗效。
2  真菌性疾病
2.1 水霉病
发病原因:由水霉菌感染而引起,是罗非鱼越冬期间的常见病。由于大多数水霉菌为腐生性,鱼体通常由于换水或搬运时受伤,鱼体局部皮肤受损或鳞片脱落,导致水霉等霉菌的腐生感染,从伤口处侵入并大繁殖。
症状:在病初,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同时,菌丝体还能深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能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从而导致病鱼游泳失常、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瘦弱而死。流行水温13~18℃,水温达到25℃以上时,较少发病。
防治方法:(1)越冬池严格消毒后放鱼,以杀灭池中病原体;(2)在捕捞放养操作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使水霉菌难以侵入;(3)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10~15min,杀灭鱼体所带的病原体; (4)全池泼洒0.5ppm的二氧化氯,连用2天。
3  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由原生动物、蠕虫及甲壳动物等寄生虫寄生鱼体所引起。鱼类的寄生虫很多,大多数寄生虫比较微小,是肉眼看不见的,对鱼类的影响不大,病是一般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寄生虫大量繁殖时,才会引起鱼病。
3.1 小瓜虫病(白点病)
发病原因:多子小瓜虫,虫体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常成群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
症状:在病鱼的鳃部、体表,尤其背部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状囊泡,遍布鱼全身。病鱼体弱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游动。严重感染时,形成一层白色薄膜覆盖于病灶表面,同时病灶处出现腐烂。大量虫体寄生于鳃丝时鳃表面粘液大量增生,鳃丝端部贫血,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烂鳃,易并发细菌感染。流行水温在15~25℃,从苗种至成鱼均可发生。该病流行广,危害大。
防治方法:(1)放养前必须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2)合理掌握越冬密度,放养时进行鱼体消毒;(3)发病时用1~2ppm的敌百虫全池泼洒;(4)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姜3g、辣椒粉0.5g,先将生姜捣烂,加入辣椒粉混合煮沸半小时,全池泼洒。
3.2 车轮虫病
病原:车轮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鳃部引起的。虫体体积微小,直径约50微米。池中有机质含量高,造成车轮虫大量繁生,致使鱼鳃、皮肤、鳍被车轮虫大量寄生,有一层白翳附着,在水中观察尤为明显。鳃受刺激粘液分泌多,鳃丝肿胀,嘴中充满粘液,闭合困难,影响呼吸,危害严重,特别是对幼鱼,常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症状:病鱼色泽暗淡,体质衰弱,行动缓慢,食欲减退,体表有淤血,烦躁不安,常常浮头,幼鱼常因车轮虫的寄生生理机能受到破坏生长发育滞缓。当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部时,还会引起鳃片失血,鳃丝局部溃烂,鱼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放鱼时进行鱼体浸洗消毒;(2)发病时全池泼洒0.7ppm的硫酸酮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严重时连续泼洒2~3遍,加大换水量。
3.3 斜管虫病
病原:斜管虫。
症状:斜管虫寄生于鱼鳃及皮肤上而致病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在鱼体表面形成灰白薄膜,腮丝红白相间,严重时呈苍白色,身体消瘦发黑,缓游于水面,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漂游于水面。病灶处呈苍白色,鱼消瘦发黑。流行水温12~18℃。
防治方法:(1)保持水温在20℃以上,一般不流行此病。(2)用3%~4%的食盐溶液或0.7ppm的硫酸铜溶液浸浴病鱼20~30min。(3)全池泼洒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
3.4 指环虫病:
发病原因:指环虫。虫体用锚钩和边缘小钩钩住鱼的腮丝,病不停的运动,造成腮组织机械损伤,腮丝肿胀,呈淡灰色,鱼鳃受到他们的刺激而分泌出过多的粘液。
症状:病鱼鳃部浮肿、鳃盖张开,鳃部常附着大量污物,鳃丝变得灰暗、苍白。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呼吸困难;停止摄食、行动迟缓并且逐渐消瘦、死亡。往往与车轮虫病并发,镜检鳃部发现有大量指环虫寄生。尤其是幼鱼因指环虫的寄生而大量死亡。春末夏初较流行。
防治方法:(1)在进入越冬池前用浓度为1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2)用浓度为0.3ppm的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两天。

晚秋黄梨苗价格低 咨询晚秋黄梨苗价格低信息就到泰安开发区利群苗圃,泰安开发区利群苗圃为您提供满意的晚秋黄梨苗价格低信息解答。

晚秋黄梨树苗:果形扁圆硕大,单果重500-800克,大果可达1800克;皮薄核小,无石细胞,果肉细滑,洁白香甜,果糖含量高达16.8;富含抗氧化物,果实切面15天内不变色、不变质;果皮中有一层薄膜,能够锁住水分不易流失,所以储存期长达6-8个月之久。一年生树苗便可拔条形成花芽,且挂果集中;三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达4000斤,四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超过10000斤。

泰安开发区利群苗圃位于举世闻名的泰山脚下,是全国有名的苗木之乡。我基地专业繁育果树苗、绿化苗已有几十年,信誉度高、重承诺、抓质量、保纯度是我们的一贯宗旨。苗木销往全国各地得到用户好评。专业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专业来自于实力,更来自于客户的认可。

2017年泰安开发区利群苗圃愿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联系人:周桂华
联系电话:13561766718


以上信息由周桂华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信息
  • 人:周桂华(女)
  • 联系电话:13561766718
  • 邮政编码:271025
  •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手机号码:13561766718
  • 电子邮箱:1071718592@qq.com

联系地市: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北集坡镇季家庄村

  1.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 5,友情提醒:本信息可能存在投资风险,任何关于合作后的收益、回报内容均需谨慎对待,风险责任须自行承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