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早确诊仔猪水肿病,采取有效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病机理
仔猪断乳后,保护仔猪免受致病菌侵袭的母源抗体逐渐减少,肠道抵抗细菌定植的能力下降,同时在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粗纤维不足、过饱、缺硒或气候改变等不利因素的刺激下,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并依靠定植因子黏附到小肠壁上,产生类志贺氏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Ⅴ)。某些致水肿病大肠杆菌菌株能产生一种或几种肠毒素,如热稳定肠毒素和热不稳定肠毒素。SLT-ⅡⅤ以非特异性机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阻碍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造成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使组织渗透压大幅升高,水分子大量进入,最后造成组织的水肿病变。热稳定肠毒素和热不稳定肠毒素能与小肠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结合,通过酶变反应使肠细胞向肠腔内分泌水和电解质,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发病诱因
仔猪自身消化生理不健全。断奶仔猪自身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胃酸分泌过少,且消化酶活性较低,因此消化能力弱,造成其肠道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占优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造成仔猪水肿。
高蛋白饲料摄入过多。仔猪饲粮中蛋白质含量太高,但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弱,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造成伤害,导致肠道绒毛缩短,消化酶活性降低,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胃、肠壁水肿增厚。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内发酵会破坏肠道内微生物菌群,造成菌群失调,致病性大肠杆菌成为优势菌群,产生大量毒素,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仔猪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带菌率高。对444头腹泻仔猪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发现,1日龄~5日龄的分离率为 53%,6日龄至断乳的分离率为14%,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母猪及患病仔猪。仔猪出生后,通过吸吮乳头或舔食其他物体,将环境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经口带入消化道。由于初生仔猪胃酸较少,加上有些仔猪缺乏初乳抗体的保护,从而使病原性大肠杆菌得以在肠道内繁殖并分泌毒素,最终被肠道吸收后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甚至导致严重脱水或酸中毒而死亡。
应激反应。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突然换料、温度变化、接种疫苗、转群等应激因素会刺激仔猪,使其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仔猪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增加,血压上升,心跳加快,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各种病原菌侵入,造成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肠道结构及环境改变,菌群平衡失调,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占优势,造成仔猪水肿病。
硒和维生素E含量不足。维生素E和硒都是动物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抗氧化防御机制,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当机体缺乏硒和维生素E时,免疫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使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伺机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被肠道吸收,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由于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复杂,只有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做到有效防治。
防,关键在于预防和加强对哺乳期仔猪和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对哺乳期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
2.减少断奶造成的各种应激反应。天气突变热或变冷、疫苗接种、过早断奶、长途运输等应激原刺激仔猪,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可在仔猪出生15天~20天注射仔猪水肿灭活苗,能有效预防水肿病的发生。
4.控制仔猪采食量。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容易造成抢食、暴食行为,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诱发水肿病。
5.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含量不能过高(一般断奶后3周内仔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性蛋白不应高于15%),同时还要注意饲料中维生素E和硒的补充,也可在仔猪日粮中使用肠道结构改良剂为肠道快速提供能量,维持仔猪肠道结构的完整性;添加微生态制剂用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有益菌群占优势,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入侵。
6.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防疫制度。不到疫区和疫情不明的地区选种,严防疫情传入。如果发生仔猪水肿病,应立即采取措施,将病猪隔离治疗;彻底消毒被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