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商情
入网

绍兴有卖孔雀的吗

2017/10/13 08:56:56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绍兴有卖孔雀的吗15653744009
孔雀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山东孔雀养殖基地 养殖观赏蓝白孔雀 质优价廉。欢迎您来电咨询。



这里主要简单介绍下蓝孔雀的基本习性常识
  A、蓝孔雀的外貌特征蓝孔雀体型与绿孔雀相似,但其羽毛颜色更为鲜艳夺目。蓝孔雀的公母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公孔雀羽毛鲜艳美丽,脸部黄白色,具有1.5米行的覆尾羽, 羽上有大而带金属光泽的眼状斑,令人叹为观止。母孔雀的体羽以灰色为主,没有延长的覆尾羽。 
   B、蓝孔雀的生活习性:    
1、蓝孔雀双翼不发达,不善飞行,而脚强壮有力,善疾走,在逃窜时多为大步飞   
2、野外蓝孔雀栖于海拨2000米以下的开阔草原或灌木地带,人工饲养的孔雀在零下30多度都能正常生长。    
3、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C、蓝孔雀的食性:饲料:以玉米、小麦、糠麸、高梁、大豆及大豆饼和种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砂砾、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添加剂等可根据饲养情况,按说明书中规定使用。
D、蓝孔雀的繁殖特点:    
蓝孔雀为一雄多雌活动,孔雀的性成熟为22个月龄,产蛋期从每年3月初至9月份结束,年产蛋30-50枚,平均蛋重90克。种蛋孵化可用机器或家鸡代孵。

以上信息由孔红配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方式

人:
孔场长(男)
联系电话:
15653744009
手机号码:
15653744009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政编码:
111111
电子邮箱:
3084306615@qq.com
联系地址:
山东省济宁市

金农网农业百科


  


  我们对大地母亲无尽的索取已使她的面目今非昔比。我还记得在60年代去大连旅顺水师营镇,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库,孩子们在水中嬉戏,妇女们在水库边洗衣服;当我90年代回去那里时,已没有了水库的踪影。70年代时我调到河南扶沟去工作,我住的地方前面有一条小河,我们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那里钓鱼来改善生活,我的邻居居然钓上一条18斤的大鲤鱼,听说是黄河放水冲过来的;2007年我再回去看那条小河,只有不到一米宽的水道了。以前说起北大荒,就会联想起北大荒那肥得可以“流油”的黑土地,可现在我听说北大荒的黑土地已经严重退化,不再是那“流油”的黑土地了。在我看到内蒙的沙化土壤时,一想到住在那里的人们必须搬家,否则就会被沙子埋葬,我感觉是那么凄凉。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土地。

  土地决定我们健康

  我国60年代就开始注意地方病的调查,在80年代已绘制出地方病的环境图。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地方氟中毒等地方病,已推动我国医学、地学、化学和生物学在地方病研究领域的合作。土壤缺硒、缺氟、缺碘的情况,已经被民众所认识。硒在岩石、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除高硒区外还存在大面积的低硒区,在低硒区的15个省、自冶区范围内,出现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另外低硒环境还会加重碘缺乏病的病情。1974年我国科研工作者已证实,补硒可以预防克山病,之后又证实补硒对大骨节病的防治有效,在学术上提供了硒与人体疾病的有直接关系的理论,这些研究结果,都要求人们积极开发富硒产品,尤其首先要考虑的是给土壤补硒的产品。

  补充土壤植物的营养

  从全国土壤硒普查来看,我国除个别地区如湖北恩施、陕西紫阳、贵州等地之外,从东北到西北有一条低硒带。从粮食硒含量分析,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缺硒,虽然土壤硒含量都低,但东北粮食硒含量更低些,为此硒肥做为改善土壤的首选。我国与芬兰同步,在土壤中开始施硒肥-亚硒酸钠,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当与有机肥同时施效果则不明显,在东北普阳农场的试验发现叶面喷施亚硒酸纳比根施要好的多,原因是有机质与硒形成络合物不易被吸收。在给土壤补充营养时不但要考虑土壤对营养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是否会被植物吸收,是否会破坏土壤的结构。

  施肥要考虑环境健康

  无论是施有机肥还是化肥,无论用根施还是叶面施肥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

  (1)以用为治。有些地方含硒量很高,可利用生物转化,形成生物硒,开发出系列生物硒产品。

  (2)治水用水。对于个别高硒区和水资源,要监测、管理,开发富硒矿泉水。

  (3)治田与用田。高硒区可直接利用,低硒区要根据条件采用喷施,尤其含腐殖质高的低硒土壤更要喷施,以免破坏土壤结构。

  (4)治空气与用空气。高硒区的煤含硒很高,利用烟尘是很重要的,而再喷施硒,也要考虑对空气中的影响。

  对于肥料的开发必须从思想上有一个方向性和战略性的转变,必须从低级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转变,必须从自用向商品转变,必须一切从生态环境着眼,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信息说明

类型:
供应信息
编码:
5656781567.shtml
标题:
绍兴有卖孔雀的吗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