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当前由于养鸡条件所致,在饲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用一些药物防治疾病。笔者就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谈谈养鸡用药方式及注意问题。尤其是饮水和拌料给药两种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1 饮水给药 即将药物混入饮水中,让鸡自由饮用的方式,此法是群养给药的主要方式,特别对那些因病不食但尚能饮水的情况更有意义,应注意以下问题: 1.l 剂 量 即药物的用量,它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愈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剂量可大些,但决不能超过极量。安全范围窄,毒性大的如呋喃类、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易引起中毒。另外首次剂量可大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药物剂量弄不准引起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 温 度 10℃ 15℃ 21℃ 27℃ 32℃ 饮水量 0.65x 0.8x x 1.35x 1.65x l.2 疗程与用药间隔时间 一般应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半衰期长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要长,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也要短些,一般家禽用药3~5天为一个疗程,2~3次/天即可。 1.3 药液量的计算 应根据家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饮水量与鸡的大小、饲养季节、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温度低,饮水量少,药液配制量也应少些,相反配制的药液量也应多些,否则将造成部分鸡只缺水而影响药效,正常情况下温度与饮水量的关系如下: 1.4 溶解度、稳定性 对在水中溶解度低的药物,如呋喃唑酮要使用一些物理方法使其充分溶解后方可饮用,否则易引起中毒反应,也达不到疗效。 对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要尽快饮完以保证药效,其方法是给药前停水l~4h,将药液量减少到常用量的1/3~2/3,并保证饮水器具充足。 2 拌料给药 即将药物均匀的混入饲料中让鸡食入的方式,此法简单、切实,适于不溶于水、适口性差的药物,应注意问题: 2.1 均匀度 即药物必须与饲料混合充分达到均匀的目的,特别对那些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含量高用量少的药物尤为重要,如呋喃类,某些抗球虫药等。其方法是先将药物与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再加到剩余饲料中充分混合,搅拌3~4次,当每次拌料量较多时,须采取逐步递加的拌料方法。 2.2 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 即药物在饲料中的含量即要达到治疗作用,又不能引起中毒,一般加到饲料中药物浓度比加到水中浓度高些,5天为一个疗程。 3 常用剂量换算 每升水药物浓度=每千克体重口服药量×10; 每千克饲料药物浓度=每千克体重口服药量×20; 每千克体重每日混饲量=每千克体重注射量×2; 混饮浓度=混饲浓度÷ 水料比; 混饲浓度=混饮浓度×水料比。 在21℃时饮水量和喂料量的比率大约为2:1,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水料比也相应的增加和降低。 4 配伍禁忌、耐药性、药残 4.1 配伍禁忌 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混入水或拌入饲料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药理性的反应,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或损害机体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常发生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积累些药理知识,配伍用药时加以注意,以防禁忌现象的发生。 4.2 耐药性 即有些药物在反复连续给药后,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感受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这时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或停段时间再用才能恢复药理作用。在实际生产中提倡在用药前做药敏试验,使用那些抑菌圈大的高敏药物,另外提倡轮换用药,尽量避免耐药性现象发生。 4.3 药 残 即药物在机体内没有排泄彻底,而在禽类肉品、蛋品中有部分残留,它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对我国禽类制品出口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药残问题,在生产中,应大力提倡使用抗菌中草药,因其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无药残的优点,如必须使用抗生素,除严格控制添加剂量外,还必须注意上市前的停药无数。
1 饮水给药
即将药物混入饮水中,让鸡自由饮用的方式,此法是群养给药的主要方式,特别对那些因病不食但尚能饮水的情况更有意义,应注意以下问题:
1.l 剂 量
即药物的用量,它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愈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剂量可大些,但决不能超过极量。安全范围窄,毒性大的如呋喃类、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易引起中毒。另外首次剂量可大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药物剂量弄不准引起中毒的病例屡见不鲜。
温 度
10℃
15℃
21℃
27℃
32℃
饮水量
0.65x
0.8x
x
1.35x
1.65x
l.2 疗程与用药间隔时间
一般应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半衰期长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要长,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间隔时间也要短些,一般家禽用药3~5天为一个疗程,2~3次/天即可。
1.3 药液量的计算
应根据家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饮水量与鸡的大小、饲养季节、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如温度低,饮水量少,药液配制量也应少些,相反配制的药液量也应多些,否则将造成部分鸡只缺水而影响药效,正常情况下温度与饮水量的关系如下:
1.4 溶解度、稳定性
对在水中溶解度低的药物,如呋喃唑酮要使用一些物理方法使其充分溶解后方可饮用,否则易引起中毒反应,也达不到疗效。
对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如青霉素,要尽快饮完以保证药效,其方法是给药前停水l~4h,将药液量减少到常用量的1/3~2/3,并保证饮水器具充足。
2 拌料给药
即将药物均匀的混入饲料中让鸡食入的方式,此法简单、切实,适于不溶于水、适口性差的药物,应注意问题:
2.1 均匀度
即药物必须与饲料混合充分达到均匀的目的,特别对那些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含量高用量少的药物尤为重要,如呋喃类,某些抗球虫药等。其方法是先将药物与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再加到剩余饲料中充分混合,搅拌3~4次,当每次拌料量较多时,须采取逐步递加的拌料方法。
2.2 严格掌握药物的浓度
即药物在饲料中的含量即要达到治疗作用,又不能引起中毒,一般加到饲料中药物浓度比加到水中浓度高些,5天为一个疗程。
3 常用剂量换算
每升水药物浓度=每千克体重口服药量×10;
每千克饲料药物浓度=每千克体重口服药量×20;
每千克体重每日混饲量=每千克体重注射量×2;
混饮浓度=混饲浓度÷ 水料比;
混饲浓度=混饮浓度×水料比。
在21℃时饮水量和喂料量的比率大约为2:1,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水料比也相应的增加和降低。
4 配伍禁忌、耐药性、药残
4.1 配伍禁忌
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混入水或拌入饲料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药理性的反应,使药物失去治疗作用或损害机体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常发生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积累些药理知识,配伍用药时加以注意,以防禁忌现象的发生。
4.2 耐药性
即有些药物在反复连续给药后,侵入机体的病原体对药物的感受逐渐降低,甚至失去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这时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或停段时间再用才能恢复药理作用。在实际生产中提倡在用药前做药敏试验,使用那些抑菌圈大的高敏药物,另外提倡轮换用药,尽量避免耐药性现象发生。
4.3 药 残
即药物在机体内没有排泄彻底,而在禽类肉品、蛋品中有部分残留,它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对我国禽类制品出口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药残问题,在生产中,应大力提倡使用抗菌中草药,因其具有价格低,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无药残的优点,如必须使用抗生素,除严格控制添加剂量外,还必须注意上市前的停药无数。
以上信息由袁丽丽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