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珍珠蚌吊养在水中,肌体包被在双壳中,一般不易发病,一旦发病,即很难控制和治疗。现根据多方面的生产经验,总结如下: 1 自繁自育珍珠蚌 珍珠蚌自己繁育培养,不仅可切断病毒原菌的传播途径,而且可有目的地进行蚌种类的选育和有效地避免近亲繁殖,增强后代生命力。 2 把好手术蚌消毒关 手术插片前,应将所有工具洗涮干净,严格消毒。手术蚌放在网箱中暂养2-3天,以去除蚌壳内的淤泥杂物。插片时,伤口和小片要滴注消毒液或保养液,尤其是5-10月高温季节,更应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3 养殖水域要间用或轮作 长期养蚌的水域,水底常积聚有害物质,水质易老化,同时,珍珠蚌所需的微量元素相对比较贫乏,不利于珠蚌的生长。一般养蚌时间越长,发病率相对越高,珍珠质量越差。比较理想的轮作方式是蚌蟹轮养,每3-5年轮换1次,有利于水域的可持续利用。 4 及时隔离病蚌,剔除死蚌 病蚌反应迟钝,出水孔喷水缓慢无力,用开壳器打开双壳,闭壳肌无力,肌体消瘦,食道内无食。一旦发现病蚌,应及时取出,防止病菌在水中扩散,并用生石灰20kg/667?或漂白粉2kg/667?化水全池泼洒。 5 改善生态环境 淤泥是水体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孳生地,在缺氧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导致珍珠蚌发病。因此,做好底质的清淤消毒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每隔2-3年,应将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并用生石灰75kg/667?全池泼洒。养殖期间定期换水和消毒,增强珠蚌活力和对病害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6 改进施肥技术 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不当,易导致水质恶化,引发蚌病。因此,应根据水质和水温的变化规律施肥。春、秋两季有机肥和无机肥轮施,夏季全部施用无机肥,以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 7 改革传统养蚌方式 现今市场对珍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单纯施化肥的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要生产出高品位珍珠应采取人工投喂与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科学调控相结合,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在吊蚌初期,5月或10月蚌易发病,前期全池泼洒豆浆(每天每667?用黄豆1kg)有一定效果。 8 合理密养和混养 河蚌靠过滤水体来获取食物,放养过密,会导致水体中饵料生物量不足。育珠蚌食物供不应求,不仅会影响蚌体的健康,还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一般内塘水面每 667?放800-1000只手术蚌,外荡水面可以根据水质肥瘦酌情减少。不同品种进行混养,如每667?混养鳙鱼60尾(规格13cm/尾),草鱼20 尾(规格25cm/尾),或团头鲂100尾(规格10cm/尾),如果能混养罗非鱼100尾(规格10cm/尾)效果更好。如果投放水草或人工饲料,每 667?可混养草鱼100尾(规格25cm/尾),或将团头鲂增加至500尾(规格10cm/尾),罗非鱼500尾(规格100cm/尾),不仅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水质的调控,对预防蚌病有积极意义。
以上信息由丁桧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