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施药的基础知识
对农药的科学使用并非易事,已如前述,现代农药使用技术要求是使农药最大限度地击中到生物靶标上而又最小危及环境。而影响这一技术要求的条件很多,内在条件如药剂本身的性质,剂型的种类,以及药械的性能等,外在条件更为复杂,而且往往具有可变性,诸如不同作物种类,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土壤性质,施药前后的气候条件等等。这些条件对施药质量和效果既可产生有利作用,也可能产生不利作用,甚至负作用,例如对作物造成药害,污染环境等。欲达到对农药的科学施用,应具有以下基础理论和知识。
熟知靶标生物和非靶标生物的生物学规律,发生发展特点;了解农药各方面特性,如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作用方式,有效防治对象等;掌握农药剂型及制剂的特点,以确定施药方法;对施药机械工作原理应有所了解,以利操作和提高施药质量;并需理解当农药喷撒出去后它的运动行为,达到靶标后的演变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等。
总之,农药的科学使用是建立在对农药特性、剂型特点、防治对象和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了解和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2.农药施用的基本方法
按农药的剂型和喷撒方式可分为喷雾法、喷粉法、施粒法、熏烟法、烟雾法及毒饵法等等。由于耕作制度的演变、农药新剂型、新药械的不断出现,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施药方法还在继续发展和提高。
(1)喷雾。农药制剂中除超低容量喷雾剂不需加水稀释而可直接喷洒外。可供液态使用的其他农药剂型如乳油、可湿性粉剂、胶悬剂、水剂以及可溶性粉剂等均需加水调成乳液、悬浮液、胶体液或溶液后才能供喷洒使用。影响喷雾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药械对药液分散度的影响、液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沉积量的影响、液剂农药沉积量与生物表面结构的关系、水质对液用药剂性能的影响。适合防治植株地上部分发生的病虫害及田间杂草,对于隐蔽性病虫害防效差。根据用药量的多少可分高容量(每亩40~100升)、常量(每亩10~30升)、低容量(每亩1.5~10升)和超低容量(每亩100~150毫升)。喷雾时,喷头距植株 50~60厘米为宜,药液雾滴要均匀覆盖植株。防治一般害虫,以药液不从叶片上流下为宜,还应注意喷到叶片的背面。露地宜在早、晚植株上无露水时进行喷雾,不可在大风天、下雨天及晴天中午气温高时喷雾。
(2)喷粉。利用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该施药方法简单,不需水源,工效比喷雾法高。适宜防治暴发性害虫,适合干旱地区及大面积地块上使用。缺点是用药量大,持效期短,易污染环境。喷粉时间一般在早晚有露水时,顺风进行,不能在大风天或逆风进行。影响喷粉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药械性能与操作对粉剂均匀分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喷粉质量的影响、粉剂的某些物理性质对喷粉质量的影响。
(3)土壤施药。也称土壤消毒法,是将药剂施在地面并翻入土中,用来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土壤线虫及杂草的方法。可使用颗粒剂、高浓度粉剂、可湿性粉剂或乳油等剂型。颗粒剂直接用于穴施、条施、撒施等;粉剂可直接喷施于地面或与适量细土拌匀后撒施于地面,再翻入土中;可湿性粉剂或乳油兑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后,用喷洒的方式施于地表,再翻入土中。土壤对药剂的不利因素往往大于地上部对药剂的不利因素,如药剂易流失,黏重或有机质多的土壤对药剂吸附作用强而使有效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以及土壤酸碱度和某些盐类、重金属往往也能使药剂分解等。
(4)拌种。用药粉或药液与种子拌匀的方法。可防治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及部分苗期病虫害。可使用高浓度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种衣剂等进行拌种。拌种一般应在拌种器内进行。
(5)种、苗浸渍。可湿性粉剂、乳油或水溶性药剂等剂型兑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后,须将幼苗根部或种子放入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的方法。适宜防治种、苗所带的病原微生物或防治苗期病虫害。浸种防病效果与药液浓度、温度和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浸种温度一般要20~25℃,温度高时,应适当降低药液浓度或缩短浸种时间;温度一定,药液浓度高时,浸种时间可短些。药液浓度、温度、浸种时间,对某种种子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浸秧苗的基本原则同上。
(6)毒饵。用害虫喜食的食物为饵料,如豆饼、花生饼、麦麸等,加适量农药,拌匀而成。一般于傍晚施药于田间,可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蟋蟀等地下害虫,以及蜗牛和鼠类的为害。
(7)熏蒸。在密闭场所(如塑料大棚、温室内)利用药剂本身的高挥发性或或用烟剂燃烧发烟的方式形成毒雾或毒烟,防治病虫为害。在田间用药剂杀虫,仅在作物茂密情况下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敌敌畏防治大豆食心虫。保温大棚栽培地也可使用。土壤熏蒸是熏蒸法的一个特殊用例,将挥发性药液分点施于土壤后,地表覆盖塑料膜进行熏蒸消毒,可杀死多种病菌、害虫及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