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饵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甲鱼温室无公害健康养殖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鳖池的清整消毒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 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cm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 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二、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 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g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 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目前生产上用黄粉(利凡诺)效果也较为理想,一般25克/瓶浸泡5~8万稚甲,浸泡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 3、合理放苗 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 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操作要点:分两种情况: A、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 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3、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 B、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 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 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 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三、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养殖在水温30℃~32℃内 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最低状态时, 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四、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 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 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 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 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 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五、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cm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鳖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 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DO,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 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 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 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六、病害的控制 甲鱼疾病防重于治,应根据甲鱼各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及时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平时应重点做好水质的调控和增强甲鱼的免疫力。发现疾病立即查明病因,并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温室内常见甲鱼疾病有:白点、白斑、、白鼻头、水肿、穿孔、腐皮病等。 1、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不宜观察,死亡量大,传染极快,一般3~75克皆可发病。引发原因:(1)苗种不健康,感染细菌;(2)稚甲放养密度过高; (3)温度偏低或者温差太大。目前大多采下方法治疗: (1) 将水温升高到30~31℃;(2) 水体泼洒季胺盐碘0.5~1克/每立方水,1~2小时 后,再泼洒林可霉素3克/立方水,24小时后,再泼洒一次林可霉素,用量也是3克/立方水。如果是内发性的白点病,在水体泼洒的同时,最好内服林可霉素或 者甲砜霉素(2克/kg干料)3~5天。(5)注意隔离工作,防止传染。 2、白斑病 白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的疾 病,传染很快,一旦发现,应立即治疗。引起原因:(1)水体过瘦,真菌含量过高;(2)温度偏低,一般水温25~29℃容易发生。可参考如下方法治疗: (1) 先将池水温度慢慢地调到31~32℃;(2)水体泼洒季胺盐碘0.5~1.5克/立方米,1.5~2小时后,泼洒盐酸土霉素8~10克/立方米, 根据实际情况第二天酌情再加泼一次盐酸土霉素;(3) 根据水体肥瘦程度用五倍子加肥水素,使水体肥度增加;(4)减少增氧时间,每天3~4小时即可; (4) 注意观察其他池体,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并做好隔离工作。 3、白鼻头病 白鼻头病是一种真菌和细菌并 发的疾病,在低温时传染较快,死亡量较大,如果水温较高,水体温差不是很大,传染性较小,只要将水体调肥即可,食台板上面水位偏低,使稚甲背部露出水面也 容易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1)将原池水温提高1~2度,保持在30~31℃;(2)水体泼洒季胺盐碘0.5~1克/每立方水,过1~2小时再泼洒盐酸 土霉素5~8克,泼洒后增氧一小时;(3)两天以后,再泼洒一次五倍子20~25克/立方水(煎过1小时)。 4、爱德华氏菌病 爱德华氏菌病是由迟缓爱德华氏菌引起,以肝、肾损伤为特征,在水质条件状况不良的池子,容易诱发此病的发生。该病死亡后的最大特点是腹部中部有一暗紫色 淤血斑,后肢肿胀且向后直伸。治疗:(1)水体泼洒戊二醛2克/每立方水,病情严重池,过1~2小时再泼洒水溶氟苯尼考3~5克;(2)饲料中添加庆大霉 素2克加鱼虾补乐2克加甲鱼多维5克/公斤料,连用5~7天。 5、腐皮病 由嗜水气单胞菌、温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等多种细菌引起。体表 糜 烂和溃疡是该病主要特征,病灶可发生在四肢、颈部、背甲、裙边及尾部。首先体表某处皮肤发炎肿胀,组织逐渐坏死变成白色或黄色,接着患部形成溃疡并逐渐增 大,肌肉与骨骼裸露。严重时颈部骨骼露出,四肢烂掉,爪脱落。流行及危害:高密度养殖下易发病;温室中全年可发生,20℃以上即可流行。防治方法:(1)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2)定期水体消毒;(3)发病时用二氧化氯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蒽诺沙星1.5~2克加鱼虾补乐2克加甲鱼多维5克/公斤料,连 用5~7天。或者采用纯中药复方制剂“鳖病宁”(三花散)煎煮后全池泼洒和拌饲投喂,可短时间内恢复摄食,有效控制该疾病的流行。 6、穿孔病 病原有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碱菌等。发病初期,病鳖的背、腹甲及裙边出现白色疮痂,直径0.2~1.0厘米不等,周围出血, 挑开后可见甲壳穿孔,穿孔处流血不止。未挑开的疮痂不久自行脱落留下一小洞,洞口边缘发炎,轻压有血液留出,严重者可见内腔壁。流行及危害:危害各发育阶 段的鳖,其中对温室幼鳖危害最大。发病期4~10月,5~7月高发,流行水温25~30℃。防治方法同“腐皮病”。
以上信息由尚雪芬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