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1.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44.4℃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400毫克,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鸡蛋;在7℃~20℃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鸡蛋7%。 2.加喂胆碱 试验结果表明:加喂0.05%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6.2%,平均蛋重61.5克,平均最终体重1943克;而不添加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3.3%,平均蛋重58.7克,最终体重只有1906克。 3.加喂花粉 罗马尼亚一位农学家的研究表明,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产蛋量可提高11%,而且蛋色鲜艳、蛋黄比一般蛋黄大。 4.加喂色氨酸 日本福岛县养鸡试验场的试验表明,在蛋鸡的基础口粮中添加500毫克/公斤的色氨酸,产蛋率比不添加的要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 5.5克,而且在53周龄以后的产蛋率仍有提高。 5.加喂刺五加叶粉 俄罗斯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对处于产蛋后期的13~14月龄的母鸡,按每公斤体重给予刺五加叶粉0.15克,饲喂的第10天,每千只鸡能多产蛋242.8个,比对照组提高4%,10天以后的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5.7%~17.8%。 6.加喂红辣椒 匈牙利畜牧学家的研究表明,将红辣椒晒干磨成粉拌入饲料中喂蛋鸡,既可提高产蛋量,还可使蛋黄颜色由淡黄色变深黄或土红色。具体做法是:在鸡饲料中添加1%的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再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来喂鸡,产蛋率可提高7%~8%。 7.饥饿法乌克兰农牧研究所的试验证明,采用饥饿法可提高母鸡的产蛋量。其方法是:在母鸡进入产蛋期的前1个月进行饿饲,即从第1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l周后的饲料量控制在正常量的1/20,主要以饮水为主,使母鸡处于高度饥饿状态。饿饲1月后逐渐添加饲料到正常量,恢复到正常量以后即进入产蛋期,由于在饥饿阶段,母鸡的营养生长受到控制,转入生殖生长,故促进了生殖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因而可提高产蛋量40%左右。 8.头部降温法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发现,夏天只要使母鸡的头部经常保持清凉,就可以增加产蛋量。因此,他们在每个鸡笼的顶部安装一条风管,供给冷气,降低母鸡头部温度,结果使母鸡的产蛋率提高25%左右。 9.电刺激法日本专家研究证实,采用电刺激法可提高母鸡产蛋率,使通常只有14个月的产蛋期延长到2年。其方法是:首先接上电源并调至鸡体能适应的电压,然后把正负极棒的尖端分别接触在鸡体表面与卵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3秒的电刺激后,停1秒,再刺激1次3秒。采用电刺激,宜在开产后第7天进行,效果最好。产完蛋后(l年左右)要继续产蛋,也按上述方法进行,但原则上每只鸡1年内只能进行1次电刺激。 10.食槽着色法 以色列的学者发现,鸡喜欢绚丽多彩的颜色。因此,将喂母鸡的食槽涂以各种颜色,使其彩色相间,母鸡的食欲大增,产蛋量可提高12%左右。
1.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44.4℃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400毫克,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鸡蛋;在7℃~20℃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鸡蛋7%。
2.加喂胆碱 试验结果表明:加喂0.05%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6.2%,平均蛋重61.5克,平均最终体重1943克;而不添加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3.3%,平均蛋重58.7克,最终体重只有1906克。
3.加喂花粉 罗马尼亚一位农学家的研究表明,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产蛋量可提高11%,而且蛋色鲜艳、蛋黄比一般蛋黄大。
4.加喂色氨酸 日本福岛县养鸡试验场的试验表明,在蛋鸡的基础口粮中添加500毫克/公斤的色氨酸,产蛋率比不添加的要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 5.5克,而且在53周龄以后的产蛋率仍有提高。
5.加喂刺五加叶粉 俄罗斯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对处于产蛋后期的13~14月龄的母鸡,按每公斤体重给予刺五加叶粉0.15克,饲喂的第10天,每千只鸡能多产蛋242.8个,比对照组提高4%,10天以后的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5.7%~17.8%。
6.加喂红辣椒 匈牙利畜牧学家的研究表明,将红辣椒晒干磨成粉拌入饲料中喂蛋鸡,既可提高产蛋量,还可使蛋黄颜色由淡黄色变深黄或土红色。具体做法是:在鸡饲料中添加1%的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再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来喂鸡,产蛋率可提高7%~8%。
7.饥饿法乌克兰农牧研究所的试验证明,采用饥饿法可提高母鸡的产蛋量。其方法是:在母鸡进入产蛋期的前1个月进行饿饲,即从第1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l周后的饲料量控制在正常量的1/20,主要以饮水为主,使母鸡处于高度饥饿状态。饿饲1月后逐渐添加饲料到正常量,恢复到正常量以后即进入产蛋期,由于在饥饿阶段,母鸡的营养生长受到控制,转入生殖生长,故促进了生殖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因而可提高产蛋量40%左右。
8.头部降温法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发现,夏天只要使母鸡的头部经常保持清凉,就可以增加产蛋量。因此,他们在每个鸡笼的顶部安装一条风管,供给冷气,降低母鸡头部温度,结果使母鸡的产蛋率提高25%左右。
9.电刺激法日本专家研究证实,采用电刺激法可提高母鸡产蛋率,使通常只有14个月的产蛋期延长到2年。其方法是:首先接上电源并调至鸡体能适应的电压,然后把正负极棒的尖端分别接触在鸡体表面与卵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3秒的电刺激后,停1秒,再刺激1次3秒。采用电刺激,宜在开产后第7天进行,效果最好。产完蛋后(l年左右)要继续产蛋,也按上述方法进行,但原则上每只鸡1年内只能进行1次电刺激。
10.食槽着色法 以色列的学者发现,鸡喜欢绚丽多彩的颜色。因此,将喂母鸡的食槽涂以各种颜色,使其彩色相间,母鸡的食欲大增,产蛋量可提高12%左右。
以上信息由尚雪芬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在播种农用物过程中,一些农民因缺少科技常识,不了解化肥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盲止施用尿素做种肥。因方法不当或超量使用,结果出现烧种浇苗,造成缺苗断垄而导致减产等现象。生产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尿素不宜做种肥。 尿素属酰胺态生理中性肥料,含氨46.3%,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高的无机化学肥料。尿素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体,粒状易溶于水,适宜做基肥或追肥,在土壤中长期施用不残留任何有毒物质,没有不良后果。但尿素一般不宜在播种时做种肥,如果当做种肥施用,墒情不足,方法和标准掌握不好,高浓度的尿素就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根生长。因为尿素在生产造粒过程中,温度过高就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当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就不能做种肥苗肥。如果确需当做种肥施用,必须在足墒的条件下,且应与种子隔离,严格控制在每亩不超过5公斤,与细土混匀,撒在种子下面2-3厘米,确保种子发芽,幼苗正常生长,顺利出苗。
联系地市: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