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1、三明1号菌株栽培普遍。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产量高,生物效率可达70%~100%。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 2、浓色品系007、008幼菇菌盖淡黄至黄褐色,菌柄上部色淡,为白色至浅黄色,下部色深,为金黄至暗褐色,密被褐色短绒毛。抗逆性强,接种后菌丝吃料快,出菇早,产量较高。菇蕾生长期间只需微弱散射光(5~10勒克司),菇体颜色随光照增强而加深。浓色品系金针菇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适于生产鲜菇内销。 3、白色品系F21浙江省江山市微生物研究所菌株。出菇整齐,每丛200株左右,柄长15~23厘米,菌盖内卷,不易开伞。白色品系对光线不敏感,即使栽培环境有较强的散射光,子实体仍是通体洁白,有光泽,适合制罐或盐渍加工出口。白色品系金针菇菌丝生长较慢,抗逆性差,抗杂能力弱。瓶、袋栽培时,菌丝不易长透培养料。出菇期间对二氧化碳耐受力弱。在通气不良的环境中,菇蕾发生虽多,但成菇数量少,且菇柄易扭曲、畸形或腐心。这种现象在后期尤其严重,故生产中常只收前两茬菇,所以产量较低。白色品系金针菇菇体洁白,适合于加工成出口商品。因其味淡,内销有时不及浓色品系金针菇受欢迎。 4、杂19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菇体白至浅黄色,下部黄至浅褐色,菌丝生长温度3~30℃,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18℃,最适温度13~15℃,生物学效率80%~120%。 5、苏金6号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菇体白色至浅黄色至黄色,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20℃,最适温度13~15℃,生物学效率80%~120%。
以上信息由尚雪芬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有机山楂缺素症与病毒病症状十分相似,致使判断失误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收获质量下降。下面就介绍一下有机山楂种子采集及处理措施: 一、有机山楂种子采集 山楂实生砧木苗就是用种子播种的砧木苗。种子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山楂树上采集。采种母树必须是成年母树,所采种子应充分成熟。把采回的果实先碾碎或堆积发酵,待果肉腐烂后,用水漂洗,除去果肉及杂质,取出种子即混沙贮藏。 二、有机山楂种子的处理措施 1.两冬一夏层积法。选择地势高燥、不易积水、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藏沟,沟深6070厘米、宽50100厘米,沟底铺510厘米厚的湿沙。将种子与35 倍湿沙混匀放入沟内,填至距沟面1015厘米即可,上面覆土高出地面2030厘米,待第二年67月份将种子上下翻动一次,并保持一定湿度,第三年春即可播种。 2.早采种沙藏法。这种方法处理得当,经一冬沙藏即可播种。据观察,山楂果实在半青半红时种子已基本成熟,这时采集种子,将果肉压碎入缸内浸泡710天,隔日换水,然后漂净果肉取出种子,趁湿沙藏(方法同前),第二年春季即可播种。 3.变温处理沙藏法。将纯净的山楂种子浸泡10天(隔天换水)后,再用70℃左右温水浸泡,均匀搅拌,等水温下降至30℃左右,停止搅拌,浸泡一昼夜后捞出沙藏。第二年春播前20天左右,取出沙藏种子催芽处理。方法是把混沙的种子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堆放,温度保持在17℃18℃,每天上下翻动一次,并喷少量的水,经常保持种子湿润,注意通风,防止霉烂。等到种子开裂,大部分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联系地市: 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