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农网首页 > 供应信息 > > 正文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现在适合本特草种子开花时间
发布时间:2017/06/20 11:58:24
信息编码:5824922310.shtml
金农网农业百科:
许多花农一提到病害防治就是“打药”(喷农药)、“打什么药”、“打几盖、打几匙”。然而,药剂防治仅仅是病害防治的措施之一,如果田间操作管理不当,仅靠喷杀菌剂是不能经济有效地控制好病害的。花卉为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其栽培理念也应跟着提升,在综合管理的栽培模式中,病害管理为其中的一环,但却不是独立的一环,不能用只要有病喷药即可的观念来经营管理,只有综合治理才能实现花卉病害的综合防治。 病因
由非生物引起的病害,由于相互不传染,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叫生理病害。由真菌、细菌等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是可以传染的,称为传染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
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水分失调、营养条件不适宜、土壤盐分过多、有害气体和物质、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都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病害发生。因此可知生理性病害靠“打药”是不能有效防治的。
传染性病害的发病原因
引起花卉病害的病原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类菌原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而这些病病原生物对花卉的危害与否及危害的程度取决于病原生物、花卉本身和外界环境条件,由此可知仅靠“打药”也是不能完全控制好传染性病害的。
病原生物、感病性花卉和适宜的环境同时存在时病害才会发生、蔓延;如果大棚中有感病性花卉和病原生物,但没有适合发病的环境条件,病害不会出现。所以病害防治的基本对策就是如何打破这个三角关系,使三者无法同时出现在栽培棚内,如降低病原生物密度甚至完全消灭,种植抗病品种,改变栽培环境等。
田间操作管理对病害防治的影响 大棚管理
炭疽病、细菌性病害等常发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而灰霉病则发生在冷凉、潮湿的气候下,通风不良的设施栽培,白粉病较易发生。因此栽培棚内温度、相对湿度、通风状况、光照、土壤湿度及ph值等环境因子的调控对病害的防治尤为重要。
经常保持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是抑制病害发生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即使是严寒的冬季,每天中午也应揭侧膜或开窗,以降低棚内和植株表面的湿度,否则到3月份,便会大面积诱发病害,如香石竹的眼斑病、叶斑病,非洲菊的灰霉病等。
低光照强度导致植株过度生长更易感病,夏季遮荫以防止强光的损伤,但过度遮荫又会使花的枝条较软,光照强度应控制在适宜植株生长发育的程度。 植株管理
移栽、摘心等造成的伤口,均可成为病菌的侵入点,尽可能选择晴天摘心,以利于伤口愈合,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在进行栽培操作如摘心,扦插时,工具应经常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菌。
合理调节株行距,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灌溉管理
滴灌、沟灌或近土面的给水,避免因灌溉水飞溅,将病原菌胞子或细菌带到健株上,才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注意不可让水份滞留在花瓣或叶面,虽为极少许的水分,却是大部份病原菌发芽、侵入植株组织及繁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再者若遇到烈日高温时,也易造成灼伤。
土壤湿度太高会造成土中含水量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促进造成根腐之病原菌对根部的危害,而土壤湿度太低,由rhizoctonia所引起的苗期立枯病较严重。另外,离地栽培也是防止疫病发生的一种栽培方式。 施肥管理
植株生长需要养分,但施用过多的肥料反而对植株造成危害,ec值过高及肥害造成的植株黄化,生长不良等问题也经常可见。肥料种类的选择,需根据花卉种类而异,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养分的需求会有差异。植株长势的强弱,也会影响病害发生的机率。 卫生管理
田间卫生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防治对策。将病株、病叶、杂草摘除,并带离栽培场加以烧毁,可降低甚至完全清除场内病原菌密度,不能将植物残体堆积于基地某个地方,任其腐烂,因这些残体将成为病菌滋生的温床,靠风力吹送飞溅,增加健株感病的机会。
细菌性病害、病毒病或枯萎病等系统性病害,其病原一旦侵入植株体内,便不易防治,应尽早将感病株全株拔除(连同根圈土壤或基质),并带离栽培场加以烧毁,才可避免病害的蔓延。如果只剪除出现病征部分枝叶,不但无法达到抑制蔓延的目的,病原物可能会由修剪的工具或根对根的接触,传染邻近健康植株,无形中使清除病组织的修剪工作变成病原菌接种工作,反而加速病害的蔓延。再说,干干净净的栽培环境,不但易于管理,且看起来心旷神怡。
以上信息由葛磊自行发布!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葛经理(男)
联系电话:18951197789
手机号码:18951197789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江苏省
邮政编码:223600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现在适合本特草种子开花时间
亲鱼培育的好坏,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自然界中,鲈鱼是在海水中繁殖,盐度是鲈鱼性腺成熟过程和繁殖时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因此,在淡水中养成的亲鱼要进行咸化培育(即要经过海水过渡)。咸化工作通常是从8月份开始,每5天提高盐度1次,到11月份,亲鱼池的盐度应达到2.4%左右。咸化过程不能太急,避免因亲鱼不能适应而出现如食欲下降等问题。鲈鱼在自然界中的繁殖温度为14℃~18℃,所以在咸化过程中同时将池水水温控制在18℃左右,冬季在池水水温低时可用电热棒或锅炉、蒸气等给池水加温。 对池水的咸化可用天然海水或盐卤,也可用人工配制的海水进行咸化。在配制人工海水时,每吨水中加入食盐2500克,氯化钙1250克,硫酸镁7500克,氯化钾500克,硼酸300克,碳酸氢钠175克,硫酸锰3.5克,氯化锶18克,磷酸二氢钠3.5克,氯化锂1克,钼酸锰1克,硫代硫酸钠1克,溴化钾24.25克,硫酸铝0.75克,碘化钾0.075克~0.25克,硫酸铜0.1克。由于鱼池会渗漏或受雨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药品应略多加些,要经常测定池水盐度,并加以控制。池水中的溶解氧要求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在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质的变化,应经常向池中注入新鲜水。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l次,用活的野杂鱼或鲜小杂色及冰冻小杂鱼、虾为饲料均可。人工配合饲料要求总蛋白质含量达45%以上。采用定点、定量高抛入池的方法投喂。在培育管理中,还要注意水质的变化,经常清除池中的残饵并采取增氧措施。 而对于从海水区捕捞的亲鱼,在暂养时要调试好生态环境。要控制光照,遮上黑布。温度控制在14℃~18℃,盐度调至2.4%,池水溶解氧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每天吸污并换水1次,日换水量为60%~100%。投喂鲜活饵料,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5%左右。每隔5天检查1次亲鱼的性腺成熟情况,并采取胸腔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毫克~15毫克/公斤鱼体重,以促进性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