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又称苞脚菇、兰花菇,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蘑菇”的声誉,这是食用菌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品种。
1 草菇的典型特点
1.1 三快
发菌快 草菇播种后,28~32℃适温条件下,7天内即可发满菌,较平菇等品种发菌时间缩短60%左右,较香菇等品种缩短90%以上。
现蕾快 30℃以上温度条件下,播种后第6~7天即有菇蕾现出,第6~9天可达到现蕾高潮。
生长快 适温条件下的菇蕾,2~3天即可达到7~8成熟,10天后即进入采收高峰。
1.2 三高
高温特性 现有草菇菌株,如V35、农科42等菌株均适应28~38℃的高温条件,并且26℃以下基本不现蕾,典型的高温菌生产性状。
高产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南菇北移”代表品种的草菇,其纯麦草栽培的生物学效率由初期的8%左右,提高至30%左右,增产幅度较一般品种高2~5倍。
高效特性 自然条件下,北方地区可在盛夏季节的6~8月,利用闲置大棚进行栽培,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此其一;其二,一般食用菌品种的栽培生产周期为3~5个月,甚至更长,而草菇由于长速极快的特点,可每月投料一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
1.3 三低
投入成本低 现代技术栽培草菇,可以麦草或废棉为主要原料,直接投入成本很低。
单产水平低 与平菇、鸡腿菇等品种相比,草菇单产生物学效率偏低,采用最新栽培技术时,可达30%左右,仅有平菇、鸡腿菇的1/3左右。
鲜贮能力低 草菇鲜品的耐贮能力很低,从适时采收至破苞开伞仅需24小时,并且,不耐低温贮藏10℃条件下,约6小时后,菇体即开始变软、析水,丧失商品价值。
由于草菇独特的高温特性,在北方不利于长时间、大范围的商品生产,一直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以及消费者对食用菌认识的提高,一种新的适于北方的周年种植方式获得成功,现将其菇房的建造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建造特殊的菇房在北方周年生产草菇,要建造具有加温设备的菇房,菇房必须具备能通风、保湿、保温、加温、透光的特性。菇房的结构如图1~2所示。菇房高约4米,长约6 米,宽4米。内部宽,以放下2个1.2米宽的栽培架为宜,每一个菇房面积约为20平方米。在菇房长度方向的两侧墙边,安装直径约25~30厘米的陶管,陶管一头与进门两侧的火炉相连,另一头通过转弯通向后墙上方的墙外。火炉为65厘米见方,由砖砌成,内部可以放入30块左右的蜂窝煤,炉口在墙外,利于添加煤块和清理炉膛,不会给菇房造成污染。菇房的前后墙上设高低两层窗口,使菇房上下通风。窗口用塑料膜和窗架做成,长宽为40厘米×60厘米,菇房的顶部由塑料膜、10厘米厚聚苯板和房顶构成,利于保温保湿。菇房内设由竹木做成的4层栽培架。菇房外铺水泥地面,用作拌料的场所,距菇房门约5米处设排水沟,以排除拌料时渗出的多余水和清理菇房时的冲刷水。菇房建造时可以是十几间相邻并排,便于不断的播种和采收。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温度调控北方栽培草菇的菇房在夏季可以利用自然的温度,通过合理的通风进行正常生产。在冬春及秋季则通过加温来调节温度。春秋季节仅通过2个火炉以及延长的陶管即可使温度达到30℃以上。通常每个火炉内放置36块蜂窝煤,可保持24小时的高温,蜂窝煤放入后,炉口要用稀泥封死。
2.2 培养料调水与建堆发酵废棉450千克、麸皮30千克、石灰20千克。做一个1.8米×3.0米×0.5米的铁框,在水泥地面上放置铁框,随后在铁框中铺一层废棉,厚10~15 厘米,撒一薄层石灰粉,洒水压踏使废棉吸足水分,然后撒一层麸皮,再铺一层废棉,撒一薄层石灰粉,再洒水压踏让第2层废棉吸足水分,再撒一层麸皮。如此一层层地压踏到满框时,把铁框向上提,再继续加料压踏,直到堆高1米左右。发酵3天。翻堆后再发酵2天就可进料铺料。
2.3 播种与出菇管理在春秋和夏季,始终把温度保持在3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将培养料放在铺有塑料膜的栽培层架上,铺15厘米左右厚,播种后第7天即可开始出菇,第 11天开始采收,约16~17天采收结束,20天为一个周期,以5层架每一个周期采菇100多千克。采后清除栽培料,冲刷竹架和地面,进入下一个周期。夏季种草菇时菇蝇较多,可在播后4~6天时揭开盖膜,喷洒低毒高效的有机磷农药。
2.4 冬季种草菇需要加强室温的管理在播种前,将拌匀后的栽培料放在层架上,每间菇房在走道处加放3~4个大油桶作的火炉,内加蜂窝煤烧1天,使内部的温度达到70~80℃,杀灭杂菌,然后降温至30℃,开始播种,播后盖厚的塑料膜保湿,以后通过2个火炉加温保持温度在28~30℃,20天左右一个生产周期。
北方草菇周年栽培,菇房一次性投入较高,烧煤栽培的成本也较高,但生产周期短,产品可以连续上市,价格高,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