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海水对虾养殖生产,现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已成为社会产业化的生产事业,在产量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大海的环境,养殖品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并进入市场,由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提出了南美白对虾围隔式健康集约化养殖,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大佳何镇高湖塘示范园区试养。养殖面积70亩,经过90天的试养,对虾平均体长达到11.2cm亩产达到342Kg。 一、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面积共70亩,其中养虾塘7口共56.5亩,蓄水塘3口共13.5亩,池塘有效水深2.5米,,每口塘都铺设塑料布膜。整个系统配备80KW变压器和75KW发电机组,同时按0.75KW/亩配备增氧机。 二、虾苗的放养 1. 放养前的准备 放苗前的15—20天,进满海水,用50PPM漂白粉消毒处理,水处理后第三天施发酵后的有机肥15—30Kg/亩,再加适量的益藻类药物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黄绿色或绿褐色,适当开增氧机,放苗时要注意检测水质中各项指标与苗种原池的指标是否相当。 2. 放苗时间:6月27日从当地购卖经检测确认为无病毒虾苗 3. 放苗规格:0.8—1CM 4. 放苗密度:5万/亩 5. 水位:当时水位为1.5M 三、饲养与管理 1. 饲料的投喂 放苗之后5—7天后按20—30g/万尾,投入优质配合饲料,以后逐日递增10%,勤于观察饲料台是否有剩余残饵、粪便粗细、长短。饲料粒经大小根据南美白对虾体长而定,投喂次数以少吃多餐为原则进行投喂。 2.日常管理 a.定期定点检测水质各项指标,并做好记录,这是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 b.养成期每个月做对虾病原检测。 c.观察对虾摄食及利用情况。 d.观察对虾活动是否正常,发现病虾、死虾及时捞出,并检查死因。 3.水质调控 a.水质要求:整个养殖期间要求保持2米水位以上,严防渗漏,勿大排大灌,养殖前期每月添加水量3——5cm,养殖中后期,根据透明度及藻相变化,有害的单细胞过量繁殖等均需酌情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日换水量控制在5—10cm适时加入沸石粉,改善水质,如有淡水资源,在后期加入淡水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b.使用增养机: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可根据溶解氧需要,使水中溶氧量始终维持在5mg/l以上,但在正常情况下,放苗以后根据需要延长开机时间。此外,在阴雨天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 c.稳定水质:使用理化手段和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从放苗后15天开始使用,每15天为一个使用周期,方法是使用生石灰调整PH,用水质改良剂改良底质,用绿威降解金属或有毒物质的毒性,特别是经常性使用微生物制剂降低氨氮、亚硝基氮浓度,维持稳定单细胞藻,实现养殖用水的少排水或不排水。 d.防病管理:每半个月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严格禁止抗生素、抗菌素使用)注意用药三天后才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在预防的同时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即在对虾饲料中周期性加入Vc免疫多糖等营养物质是防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四、结果 1.水质指标:整个养成期间,7口养成塘ph基本维持在8.0—8.5早晚相差0.3左右。透明度前期较稳定维持在25—35cm,后期随着对虾对饲料利用率下降,对水体相对压力加大,透明度下降至20—30cm。养成期提倡富氧养殖,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2.白对虾生长情况:6月27日放苗,至9月19日陆续起捕,整个养成期,对虾生长良好,平均体长由0.8-1.0cm长至11.2cm,旬生长率为1.1cm,从生长情况记录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随着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收捕结果及经济效益:自9月19日陆续起捕,回捕率达到60%,饲料系数1.2,7口塘共产商品虾如下。 5、分析与讨论 ①消毒处理:在整个养殖期间,外海水都是通过畜水池经过消毒处理,再放进养虾池。通过消毒杀灭水中生物,隔绝外海水病毒带入养虾池,这是围隔式集约化养殖关键技术之一。 ②放苗密度:放养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养成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多少,太少影响产量,太多则规格难以提高,本次试养期间的后期随着虾体的增大,对虾活动空间增大,对虾在晚上发生集群受惊后狂窜,易损伤对虾个体,导致对虾易感染细菌病毒,据此可根据对虾底栖的特性,在水中加入网片,充分利用水体主体空间,提高单位水体承爱对虾产量,减少对虾发生不必要机械损伤,从而提高成活率。其次加入网片可作为对虾很好的隐蔽物,防止对虾蜕壳时发生互残现象。 ③水质调节:随着对虾个体加大,投饵量增加,有机物积聚超过有机物分解矿化的速度,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多,水质浑浊,本次试验我们通过微生物利剂,沸石粉,等生物,物理方法,调节水质取得较好效果,整个试养期间,水色基本稳定,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证明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调控技术能改变池塘中原有的微生物类群,分解水中过多有机物,能很好的稳定水中藻相平衡。 ④收获:由于养殖户采用传统的排水方式来收虾,同时不注意排水之后适当的进水量,几天之内连续换水量过大导致对虾大面积出现死亡现象。从表一可以看出,由于这种原因致死的对虾据估计有3200kg因此对于围隔式集约化养殖按传统的排水收虾并不合适,应采取把塘底铲平,用大面积电网或普通网从水中直接拉,这或可避免不必要损失。
海水对虾养殖生产,现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已成为社会产业化的生产事业,在产量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大海的环境,养殖品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并进入市场,由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提出了南美白对虾围隔式健康集约化养殖,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大佳何镇高湖塘示范园区试养。养殖面积70亩,经过90天的试养,对虾平均体长达到11.2cm亩产达到342Kg。
一、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面积共70亩,其中养虾塘7口共56.5亩,蓄水塘3口共13.5亩,池塘有效水深2.5米,,每口塘都铺设塑料布膜。整个系统配备80KW变压器和75KW发电机组,同时按0.75KW/亩配备增氧机。
二、虾苗的放养
1. 放养前的准备
放苗前的15—20天,进满海水,用50PPM漂白粉消毒处理,水处理后第三天施发酵后的有机肥15—30Kg/亩,再加适量的益藻类药物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黄绿色或绿褐色,适当开增氧机,放苗时要注意检测水质中各项指标与苗种原池的指标是否相当。
2. 放苗时间:6月27日从当地购卖经检测确认为无病毒虾苗
3. 放苗规格:0.8—1CM
4. 放苗密度:5万/亩
5. 水位:当时水位为1.5M
三、饲养与管理
1. 饲料的投喂 放苗之后5—7天后按20—30g/万尾,投入优质配合饲料,以后逐日递增10%,勤于观察饲料台是否有剩余残饵、粪便粗细、长短。饲料粒经大小根据南美白对虾体长而定,投喂次数以少吃多餐为原则进行投喂。
2.日常管理
a.定期定点检测水质各项指标,并做好记录,这是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
b.养成期每个月做对虾病原检测。
c.观察对虾摄食及利用情况。
d.观察对虾活动是否正常,发现病虾、死虾及时捞出,并检查死因。
3.水质调控
a.水质要求:整个养殖期间要求保持2米水位以上,严防渗漏,勿大排大灌,养殖前期每月添加水量3——5cm,养殖中后期,根据透明度及藻相变化,有害的单细胞过量繁殖等均需酌情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日换水量控制在5—10cm适时加入沸石粉,改善水质,如有淡水资源,在后期加入淡水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b.使用增养机: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可根据溶解氧需要,使水中溶氧量始终维持在5mg/l以上,但在正常情况下,放苗以后根据需要延长开机时间。此外,在阴雨天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
c.稳定水质:使用理化手段和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从放苗后15天开始使用,每15天为一个使用周期,方法是使用生石灰调整PH,用水质改良剂改良底质,用绿威降解金属或有毒物质的毒性,特别是经常性使用微生物制剂降低氨氮、亚硝基氮浓度,维持稳定单细胞藻,实现养殖用水的少排水或不排水。
d.防病管理:每半个月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严格禁止抗生素、抗菌素使用)注意用药三天后才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在预防的同时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即在对虾饲料中周期性加入Vc免疫多糖等营养物质是防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四、结果
1.水质指标:整个养成期间,7口养成塘ph基本维持在8.0—8.5早晚相差0.3左右。透明度前期较稳定维持在25—35cm,后期随着对虾对饲料利用率下降,对水体相对压力加大,透明度下降至20—30cm。养成期提倡富氧养殖,溶解氧保持在5.0mg/l以上。
2.白对虾生长情况:6月27日放苗,至9月19日陆续起捕,整个养成期,对虾生长良好,平均体长由0.8-1.0cm长至11.2cm,旬生长率为1.1cm,从生长情况记录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随着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收捕结果及经济效益:自9月19日陆续起捕,回捕率达到60%,饲料系数1.2,7口塘共产商品虾如下。
5、分析与讨论
①消毒处理:在整个养殖期间,外海水都是通过畜水池经过消毒处理,再放进养虾池。通过消毒杀灭水中生物,隔绝外海水病毒带入养虾池,这是围隔式集约化养殖关键技术之一。
②放苗密度:放养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养成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多少,太少影响产量,太多则规格难以提高,本次试养期间的后期随着虾体的增大,对虾活动空间增大,对虾在晚上发生集群受惊后狂窜,易损伤对虾个体,导致对虾易感染细菌病毒,据此可根据对虾底栖的特性,在水中加入网片,充分利用水体主体空间,提高单位水体承爱对虾产量,减少对虾发生不必要机械损伤,从而提高成活率。其次加入网片可作为对虾很好的隐蔽物,防止对虾蜕壳时发生互残现象。
③水质调节:随着对虾个体加大,投饵量增加,有机物积聚超过有机物分解矿化的速度,导致水中悬浮物增多,水质浑浊,本次试验我们通过微生物利剂,沸石粉,等生物,物理方法,调节水质取得较好效果,整个试养期间,水色基本稳定,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证明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调控技术能改变池塘中原有的微生物类群,分解水中过多有机物,能很好的稳定水中藻相平衡。
④收获:由于养殖户采用传统的排水方式来收虾,同时不注意排水之后适当的进水量,几天之内连续换水量过大导致对虾大面积出现死亡现象。从表一可以看出,由于这种原因致死的对虾据估计有3200kg因此对于围隔式集约化养殖按传统的排水收虾并不合适,应采取把塘底铲平,用大面积电网或普通网从水中直接拉,这或可避免不必要损失。
以上信息由井广福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