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农业百科:
一、甲壳溃疡病 1.症状:蟹的外骨骼发生溃疡性损伤,早期在甲壳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每个斑点中心呈微红色下凹,晚期斑点边缘呈黑色,中心部分溃疡加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1)尽量避免蟹体受伤。(2)保持水质清新,鲜活,并使池塘底有10厘米左右的软泥。(3)用15×10E-6浓度的生石灰液或1×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每7~10天泼洒一次,连用2~3次。(4)每公斤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7~10天。 二、黑鳃病 1、症状感染部位主要是鳃部,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则鳃丝全部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2、防治方法:(1)每天清除残饵,及时更换死水,将病蟹除去;(2)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液,浓度为15×10E-6~20×10E-6(3)治疗时用生石灰液连续泼洒2~3次,浓度为20×10E-6。(4)可将病蟹置于2×10E-6~3×10E-6浓度的呋喃酮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三、水肿病 1.症状病蟹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拒食致死。 2.防治方法:(1)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2)经常加注新水,并多喂鲜活饲料和新鲜菜叶。(3)治疗该病用0.5×10E-6~1×10E-6浓度的土霉素液或呋喃西林液全池泼洒,也可用0.1×10E-6~0.2×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 四、纤毛虫病 1.症状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触角不敏感,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纤毛类寄生虫附着。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放养前用20×10E-6浓度的硫酸锌液浸洗1小时。(3)治疗时用3×10E-6浓度的硫酸锌全池泼洒。 五、防治“懒”病的发生 在池塘人工养殖河蟹中,那些个体小、生长慢,甚至停长的小河蟹,长期栖居于洞穴或泥土下,懒得出来活动及觅食,仅以泥土中有机质来维持生命,因而导致营养严重不良,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减少河蟹“懒”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营造适宜河蟹生长的池塘环境 。池塘的岸边要夯实压平,尤其是新建的池塘,以防仔蟹潜伏于大土块下面的湿润环境中。四周池壁坡度应在1:3左右,以免太陡使蟹打洞穴居,造成“懒蟹”。在池塘中移植水草,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塘埂及池壁坡水位线以上部分移植象草,以供河蟹隐蔽及遮荫。在池中央建“蟹岛”,即土墩。蟹岛具有坡度并高出水面30厘米-50厘米,占蟹池总面积的1/5左右,供河蟹在其水位线上、下打洞穴居。岛上种有水草和青绿饲料。蟹岛是河蟹活动、摄食击蜕壳的主要场所之一,如果蟹池较大,可设置几个蟹岛。 2、投放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的幼蟹。一般幼蟹的规格在每公斤100只-200只为宜,要求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 3、保证蟹池水位的相对稳定。养殖池水位如果瞬间变动过大,小蟹来不及迁居而就地穴居于洞中,便懒于外出觅食。因此,应保证蟹池水质及水位的相对稳定,一般春、秋两季每7天-10天换水1次,夏季2天-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2-1/3。 4、为河蟹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5、饵料投喂要均匀。 一般在池塘四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和蟹岛宽坦处,设置分布均匀的食台若干个,以便于河蟹摄食。
一、甲壳溃疡病 1.症状:蟹的外骨骼发生溃疡性损伤,早期在甲壳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每个斑点中心呈微红色下凹,晚期斑点边缘呈黑色,中心部分溃疡加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1)尽量避免蟹体受伤。(2)保持水质清新,鲜活,并使池塘底有10厘米左右的软泥。(3)用15×10E-6浓度的生石灰液或1×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每7~10天泼洒一次,连用2~3次。(4)每公斤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7~10天。
二、黑鳃病 1、症状感染部位主要是鳃部,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则鳃丝全部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2、防治方法:(1)每天清除残饵,及时更换死水,将病蟹除去;(2)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液,浓度为15×10E-6~20×10E-6(3)治疗时用生石灰液连续泼洒2~3次,浓度为20×10E-6。(4)可将病蟹置于2×10E-6~3×10E-6浓度的呋喃酮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三、水肿病 1.症状病蟹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拒食致死。 2.防治方法:(1)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2)经常加注新水,并多喂鲜活饲料和新鲜菜叶。(3)治疗该病用0.5×10E-6~1×10E-6浓度的土霉素液或呋喃西林液全池泼洒,也可用0.1×10E-6~0.2×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 四、纤毛虫病
1.症状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触角不敏感,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纤毛类寄生虫附着。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放养前用20×10E-6浓度的硫酸锌液浸洗1小时。(3)治疗时用3×10E-6浓度的硫酸锌全池泼洒。
五、防治“懒”病的发生
在池塘人工养殖河蟹中,那些个体小、生长慢,甚至停长的小河蟹,长期栖居于洞穴或泥土下,懒得出来活动及觅食,仅以泥土中有机质来维持生命,因而导致营养严重不良,直接影响河蟹产量。减少河蟹“懒”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营造适宜河蟹生长的池塘环境 。池塘的岸边要夯实压平,尤其是新建的池塘,以防仔蟹潜伏于大土块下面的湿润环境中。四周池壁坡度应在1:3左右,以免太陡使蟹打洞穴居,造成“懒蟹”。在池塘中移植水草,如轮叶黑藻、水花生等,塘埂及池壁坡水位线以上部分移植象草,以供河蟹隐蔽及遮荫。在池中央建“蟹岛”,即土墩。蟹岛具有坡度并高出水面30厘米-50厘米,占蟹池总面积的1/5左右,供河蟹在其水位线上、下打洞穴居。岛上种有水草和青绿饲料。蟹岛是河蟹活动、摄食击蜕壳的主要场所之一,如果蟹池较大,可设置几个蟹岛。
2、投放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的幼蟹。一般幼蟹的规格在每公斤100只-200只为宜,要求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
3、保证蟹池水位的相对稳定。养殖池水位如果瞬间变动过大,小蟹来不及迁居而就地穴居于洞中,便懒于外出觅食。因此,应保证蟹池水质及水位的相对稳定,一般春、秋两季每7天-10天换水1次,夏季2天-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2-1/3。
4、为河蟹提供充足、适口的饵料5、饵料投喂要均匀。 一般在池塘四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和蟹岛宽坦处,设置分布均匀的食台若干个,以便于河蟹摄食。
以上信息由井广福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地市: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开发区